新罗清汤粉、发财太平宴、万安风鸭……还有——
满嘴留香的“烊鱼什锦”
□ 通讯员 汤盈盈
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在新罗区相互融合,发展出独特的饮食文化,烊鱼什锦是当地婚寿喜庆筵宴的传统名菜,有“不出烊鱼什锦,不成宴席”之说。
烊鱼,代表喜气洋洋、年年有余,什锦,寓意十全十美、甜蜜富足。烊鱼名称有鱼,但实际上并没有鱼肉的成分。烊鱼的做法是按一定比例将五花肉、虾米、葱白、香菇、鲜冬笋等切碎,加食盐味精等佐料,再加蛋浆及少量面粉搅拌均匀,不仅集多种营养于一身,而且味道独特。
新罗人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二巡(道)什锦搬出来,龙岩名菜应该嘢,肥肉山柑冬瓜条,还要蛋来包层皮。”什锦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系宫廷菜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曾经进入人民大会堂作为宴请外宾的一道甜点,而且是闽西唯一入选人民大会堂的一道菜。那么,什锦是怎么制作的呢?先将鸭蛋打散,摊成鸭蛋饼,然后内包由冬瓜条、花生、白糖饼、肥肉、金橘等做成的馅,滚成一长条,再下锅蒸熟,最后切段装盘,真是皮脆馅香,咬一口满嘴留香。
对于新罗人来说,烊鱼什锦不仅是一道家常菜,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保留在岁月之中的记忆和乡愁。许多海外乡亲回乡,必定亲点一道烊鱼什锦大快朵颐。逢年过节,他们也自制烊鱼什锦,让后辈们品尝家乡的特色美味。
徜徉新罗,不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光辉的红色文化,还有清汤粉、发财太平宴、沉缸酒蒸鸡(姜鸡)、万安风鸭等美味的特色小吃,如同家乡民间小曲《采茶灯》一样唱不完,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