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亭飞峙半城幽


图为状元亭雄姿。 张亮珍 摄

□ 范晓莲

一亭飞峙半城幽,汀水悠悠自古流。

初唱雄鸡千户晓,晨闻清磬万愁休。

澄潭凝翠宜春雨,紫阁生寒对晚秋。

人世等闲成过客,卧龙唯见白云浮。

这是当代汀籍诗人戴炳南先生为汀州状元亭所作的一首诗。

状元亭,位于汀州城东南隅的龙首山状元峰,与开元寺、云骧阁、龙潭毗邻。此亭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俗名“八角亭”,乃因形制八角之故。后有明代进士吴廷云曾在此攻读,因其号“白沤”,又得名“白沤亭”。

状元亭三面倚城,一面临江,绿树掩映,景色清幽。阳光在枝叶间翩然起舞,流泻着古典的诗意。难怪此处会被列入“汀州八景十二胜”。状元亭是长汀最具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亭身为木结构,三层,高九米,雕梁画栋,翘角卷云,古色古香,真可谓“庄重而不失典雅,淡泊而难隐辉煌!”

老话说:“上看汀州八角楼,下看潮州湘子桥。”“千亭万亭不如白沤亭,千峰万峰不如状元峰。”此亭名气可见一斑。据说,这里是城区每日最早鸡鸣处。待到状元亭前的雄鸡晨啼了,全城的鸡才开始啼鸣。为此,前人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如:“山城鸡声争欲唤,地灵所萃鸣之先”“龙山龙脉此曲蟠,微物感气垣独早,阳回夜半鸡初鸣,乌石山边第一声”“一声闻喔咿,须臾遍城野”……

立于状元亭之上,“日可纵览半城市井,夜可一睹万家灯火”。俯瞰汀江河畔的龙潭,但见潭深而水流缓,四处奇石林立,有的如椅似几,有的如屏似席,江水侵润。岸上树木蓊郁,古樟古榆蜿蜒于奇石之中,有的横向江心如蛟龙戏水,有的分分合合错纵岩壁。那些厌倦了城市喧嚣的人们,可在此处觅得一种久违的宁静与祥和。

老人们都说,状元亭是汀州城的风水宝地。亭内祀文曲星,供读书人顶礼膜拜。清光绪五年改建,在亭内一层供奉奎星,“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意在镇文风、出人才。旧时,汀州试院每年考试之际,汀州八邑生员总要提早一两天赶到汀州府,然后不顾旅途劳顿,斋食净身,登亭上香,祈求魁星保佑自己金榜题名。每年除夕之夜,亦常有读书人流连亭内,以吟诗作赋的方式,陪伴魁星辞旧迎新。大年初一,上香祈福者更是络绎不绝。但凡家有学子,一般都会在亭内点一盏油灯,祈祷魁星护佑刻苦攻读的学子心想事成。亭内千盏油灯日夜通明,成为此处一大特色。

汀州客家人历来崇文重教。世间的繁华在漫长的光阴中,恰似过眼云烟,唯有教育才能将珍贵的文脉传承延续。客家学子自小便知,唯有努力读书,方可出人头地,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汀州客家地区素来读书氛围浓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古汀州曾先后出过数位文、武状元,还走出了刘国轩、上官周等历代名人,走出了杨成武、傅连暲、涂通今、罗洪标等13位开国将军,走出了北村、谢有顺、李西闽、童大焕、杨鹏等全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走出了“北斗”功臣王飞雪……他们的骄人成就,激励着莘莘学子刻苦读书、努力奋斗!

数百年来,状元亭栉风沐雨,一路走到今天。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迭,记载了汀州百姓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它让读书蔚然成风,让文脉代代传承,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战乱或和平,都把读书视为终生之事,让汀州这座古城拥有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比充沛的活力。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日侵月蚀,状元亭已老旧不堪。2000年,汀州状元亭风景区修复开发协会成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于2003年成功修复此亭。2006年,汀州状元亭景区荣获“中国最美的文曲星景区”称号。如今的状元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区之巅,成为长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