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参加高考


□ 陈玉璧

1963年,我在仙游六中高中毕业参加高考。

高考第一科是语文。考场的钟声响了,我小心翼翼地揣着准考证向自己的考室走去。我的考桌在考室中央,一人一桌。坐在考室讲台边的监考老师宣布开考。考生纷纷把考卷打开,开始挥笔答卷。考室发出“沙、沙”的响声。

我也打开试卷,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迅速地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了解试卷的题型,题数,难易点,答题顺序。这份语文试卷分值200分,分两大题。第一大题是作文,满分是100分。有两道题,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题。第一题的题目是《唱国际歌所想起的》,第二题是《五一节日记》。两道题都是命题作文。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满分也是100分。

我好像先答完文言文试题,再写作文。

面对作文题,我不禁犹豫起来。虽然,我平常学唱过国际歌,但在考场高度紧张的气氛中,歌词偏在此时忘了好多句。照理,我应该写这题。因为平时我写议论文较顺手。考场即战场,时间胜黄金,容不得太多的犹豫。我立即转到第二题来运思。此时,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五一节参观展览会的经历。于是我便把自己五一节参观展览会的经过在脑海中做一番提炼加工,尔后迅即在考卷上挥就,一气呵成。

高考结束那天晚上,我校考生与指导老师、校领导一起在仙游师范聚餐。这时,我的语文老师喝过酒,有点醉意,经过我们宿舍,看到我,关切地问道:“你写哪一题作文?”我如实奉告。老师皱起眉头,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我对能否考上大学心中无数。

于是,我天天去生产队劳动。戽水、踩龙骨车、耘草,到马路拣驴粪,上山割茅草,放牛、放羊等。心情烦躁,食无味,睡难眠,焦灼地等待高考发榜。

终有一天,太阳快下山了,我还在稻田里耘草。老祖母拄着拐杖,提着白陶瓷罐,内装地瓜渣。祖母说:“刚才你的几位同学到我们家里来,说仙游六中叫你去领通知书。”我听后,心中一震,立即请祖母先回家,赶忙把剩下的草耘完,顾不得回家换衣服,便向离家约三华里的六中进发。我到了校办公室的门前,登上台阶,已经见到学校的卢书记,他远远地看到我,便朗声招呼:“玉璧,就你还没取走录取通知书。”我来到他面前,他一边递给我一个信封,一边祝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内有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通知写着,我被福建师院(福建师范大学)录取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回家后,我把考上大学的喜讯告诉两位老人。老祖母念念有词:“还是菩萨有灵!”原来之前,她老人家特地到九社村新家亭去“听话”(民间信俗)。如今我考上大学,她因此说菩萨有灵。

后来,我听说第一题作文错写成《国歌》的,按评分标准判为零分。

再后来,我听说当年高等院校文科录取率才2.3%。

当年,我能考上大学,真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