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邱和盛:

广龙携手筑链共绘产业新篇


“我们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机制共建、项目共引、资源共享激活产业链动能。”登高访谈中,邱和盛分享了在产业链建设方面的实践、瓶颈与突破路径。

自2023年9月广龙合作产业园揭牌至今,已累计开工项目31个,总投资96.45亿元,19家企业竣工投产,6家企业实现上规,新医药与大健康、电子信息等细分领域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在产业协同与市场拓展方面,园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一方面,推行“广州研发+龙岩制造”“广州市场+龙岩产能”模式。推动福建聚绅药业与广州企业合作,其“射麻口服液”借广州渠道拓展华南市场;促成广州安捷生物在岩落地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园,联合三甲医院共建肿瘤免疫治疗中心,形成“技术引进-本地转化-临床应用”闭环。另一方面,园区组织企业赴广州对接37次,促成福龙马中标广州环卫项目、龙工集团与广州工控达成2.18亿元贸易合作,累计推动两地企业合作金额达4.14亿元。

然而,园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业协同深度不足,“链主”企业带动效应弱;创新资源对接不畅,“产学研用”转化效率低;产业基金赋能不足,产业链资金链有缺口等。

针对这些问题,邱和盛建议,构建“双链驱动+基金赋能+飞地联动”的广龙产业协同机制,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协同样板。建立“链长+链主”双链驱动机制,推动广州“链主”企业与园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形成“研发在广州-生产在龙岩-市场共拓展”链条。设立广龙产业协同专项基金,重点投资产业链核心项目,设立“容错机制”保障创新项目培育。打造“广州研发飞地+龙岩制造基地”联动模式,通过“远程测试+本地中试”缩短转化周期,降低协作成本。

邱和盛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广龙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从“物理集聚”向“化学融合”转变,为龙岩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龙样板”。

(龙媒体记者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