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花海之约
■ 周雪琼
去厦门的高铁上,朋友发来消息:下午有空一起去看花海吗?刹那间,心底对春日美好的向往瞬间被点燃,我毫不犹豫地回复:可以啊!一场与春天、与花海的浪漫邂逅缓缓拉开帷幕。
午饭后小憩片刻,便到约定地点等候。朋友一家接上我们后,车子朝着海沧翁角路疾驰而去。听闻那里有片广阔的花田,在春日的怀抱中铺展着40000平方米的斑斓画卷,汇聚了国内外的花卉珍品。想象着粉霞般的柔美、白雪般的纯净、烈焰般的热烈在眼前交织,我的心早已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投身那片花的海洋。
尚未抵达,喧嚣已先声夺人。公路两侧停满的车辆蜿蜒如长龙,游人的笑语混着空气中浮动的花香,早早为这场花事预热。
踏入园区大门,泥土的湿润与百花的馥郁便裹着春风涌来,像是春天最温柔的问候。开阔的草坪上,上百种花卉竞相绽放:大花秋海棠披着绸缎般的红裙,角堇用十几重渐变色织就虹霓,毛地黄的铃铛在风中轻轻摇晃,洒下细碎的光斑。那些立在花畦边的木质铭牌,宛如一本打开的植物词典,让我这样的“花盲”也能读懂这片莫奈花园的密码。
赏花的人潮,同样构成了一道动人的风景线。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在花树下漫步,时不时驻足合影,定格浪漫瞬间;孩童们拽着父母,像欢快的小鹿般在人群中奔跳嬉戏;银发夫妇挽手驻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静静地欣赏这满树繁花,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
最令人动容的是花丛中一对母女的身影。年轻的母亲蹲下身,指尖轻点绯红的花瓣:“你看,这种花叫冰岛虞美人,花瓣薄得像绸缎,风一吹就会跳舞呢。”五六岁的小女孩伸出粉嫩的手指,轻轻触碰颤巍巍的花茎。阳光穿过花枝,在她们交叠的衣襟上投下流动的光影。那一刻,花田仿佛成了最生动的课堂,花的语言比任何教科书都生动形象。
路过一处温室,透过铁门,可以看到内部设备整齐排列,似有科技的韵律在其中流淌。友人介绍说,这里运用现代技术培育花卉,让不同品种的花卉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尽情舒展。虽然我没亲眼目睹全自动播种机的精准操作、水肥系统的智能调控,却能感受到传统花田与科技的完美交融,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走入温室展区,1200余种新优花卉在温润的空气中绽放,龙面花“荔枝茶”的甜香弥漫其中,组合盆栽如立体的诗行,在展架上层层叠叠地铺展。而当我们登上园区另一侧观景台,千亩油菜花田如金色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映入眼帘,将春日的盛大推向巅峰。田埂好似蜿蜒的五线谱,游人的身影化作跳动的音符,在这接天的金色海洋里,谱写出一曲流动的赞歌。
当镜头定格的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花海的深意:花期在科技的助力下或许能被精准计算,却正因这人为与自然的交织,让眼前的绚烂更显珍贵。当我们追逐着用镜头捕捉永恒时,春天早已将答案藏在每一片起舞的花瓣上。所谓永恒,从来不是凝固的画面,是无数个“当下”的叠影——是母亲教孩子识花时的低语,是老夫妇相视而笑的瞬间,是与一片花海相遇的美好。生命中的柔软与坚韧,就这样交织着,在无声中生长,在记忆里永恒。
暮色渐浓,我们离开花田,衣摆间还萦绕着若有若无的花香。这场与花海的约定,终将在记忆里沉淀成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画里有光,有笑,有花开的声音,还有,春天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