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树的传说


□ 周继章

在上杭县庐丰乡上坊村的相公堂,有两棵古榕树,每到夏天,周围的百姓都喜欢到大榕树下乘凉、议事、唱歌。

两棵古榕树,相隔约百米。较更古老的一棵树,树茎粗壮,倾斜长着,气根飘飘,枝杈密集。据目测,大榕树树腰周长约10米,根部周长约12米,根部需要10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住。与旁边的三层楼房相对照,这棵树树高约30米,如果不是周围房屋的建筑需要,树冠会更大,覆盖面积可达400平方米左右。据当地一位姓赖的长者说:“此榕树足有七八百年的树龄,据《赖氏族谱》记载,赖氏五百多年前在此开基时,榕树就已长成。”

另一棵古榕树冠呈圆形,远望是一把绿色巨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榕树粗大无比,七八名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勉强将它环抱,它的树围长约近10米,高20多米,冠覆300多平方米。树干中间部位形成一个中空方格,原来,这棵古树根部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一个空洞,以前小孩子会在此捉迷藏,钻来钻去。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当地村民认为,这两棵古榕树是母子树,“神树”,保佑村民风调雨顺,人们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当地村民对其呵护有加。

这两棵古榕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古时,北方战争频发,许多落难的人都纷纷远逃离家乡,其中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也四处逃荒,一路走来。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挑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患病的老母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摩陀寨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湍急的汀江河横亘在面前,母亲说:“儿呀,你的孝心已尽到了,别再管我,你一人过河吧!”说完,就要纵身跳入河中,儿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亲过河。正在一筹莫展时,河中央传来浑厚的歌声:“江水绿,江水青,小小儿郎尽孝心,驮上老母过江来……”一位船家驾着小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撑蓬岩,上岸后,儿子向船家道谢,船家看到后生长相俊美,孝心有加,问清是逃难之人,又看天色已晚,便邀母子俩到家中歇脚,母子俩连声感谢,随着船家来到安乡。

后来,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安乡溪。这是一个民间传说,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因为故事中传达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备受当地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