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纪事


□ 傅翔

快乐属于年轻而单纯的心,属于因劳作而获得满足的心,看着家中日益堆积起来的猪饲料、“兔草”与干柴,年轻的心是怎样一种欣慰与喜悦啊!回想着每走过的一步路、一条小溪、一道沟坎,那里有过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啊!而在这汗水中间,又包含了多少欢笑与嬉闹呢?

农家的小孩就这样通过劳作与动物建立亲密的联系。没有过多的亲昵,没有过多的嬉闹,由于天天干的活都与它们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它们爱吃什么,爱往哪里去。我们养着尽可能多的牲畜家禽,有猪和牛,有狗和猫,有鸡、鸭、鹅、兔;另外,我们还养鱼,养蚕。

1

养蚕是小孩的事,大人看见也不怎么管。爸爸高兴的时候,还会帮我采摘桑叶,认真地看我喂蚕。但这样的时刻不多,较常见的还是他对我们养蚕的警告。这就像他用针线为我制作练习本、用菜刀给我削铅笔一样,都是难得的礼遇。他给我削的铅笔非常均匀,笔尖处有着好看的缓缓的坡度,不像我们削的短促陡峭,很难看。他制作的笔记本与练习本有好几种不同的样式,从整齐的条纹到别致的缝线,都是他那做裁缝的巧手亲自做的。

也许是裁缝的职业影响了他,他做这些活要比别人细心、认真。他在本子里画的条纹像机器打的一样,他在簿子上用缝纫机车线,让本子看起来朴素美观。可以说,这都是我的专利,没有同学和我拥有一样的本子。这点和书包相同,是一件让我无奈又感自豪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因为穷,要节俭的缘故。然而,这却教育了我与我的兄弟,让我们意识到最简朴的事物上最丰富的内涵。

他常常在我就着油灯做作业的时候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用菜刀小心翼翼地削笔尖,用尺子给白纸画上一道道均匀的格子。仿佛配合默契的劳动者,那样的时刻多令人陶醉呀!

小时候,蚕是春天里的使者,它传递着我们课余的友情与乐趣。看着白胖胖的蚕渐渐长大,看它织出洁白的茧,看它蛹化成蛾,再看两只蛾交尾直至下完蛋慢慢死去,那是一种关爱的伸展,是一种善良与细心的培植。在这种呵护之中,到底蕴藏了多少无微不至的爱恋与美好的情感啊!纯洁得可以滴水的心,善良得可以穿石的心,温柔覆盖着我们,让我们处在甜蜜的幸福里。

从农家小孩的成长看来,这种对动物的美好情感是弥足珍贵的,它不仅抚慰着我们那颗善良而纯洁的心,而且代表着一种自然与和平的方向。

2

有关猪的事情很多,因为它与农家小孩息息相关。喂猪是我们的事,觅猪食是我们的事,放猪也是我们的事。每到年底,猪圈要大扫除,把猪圈里的稻草拖走,再用水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稻草。这常常要三个人一起做,两个人“出猪圈”,一个人看守猪,不让它乱跑。猪圈一般有两个,猪也一般有两头或更多。由于它很少有这样自由的时刻,因此觉得什么都新鲜,这边嚼嚼,那边拱拱,不时还狂奔乱跑几下。看守猪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聪明人不去赶它,因为越是赶它,它就越跑,甚至跑到菜地里乱踏。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让它随便走动,远远地看着就行了。必要时也只能轻轻赶,不能急躁,不然就真要“狼奔豕突”了。

以前,从农人善良的观念看来,耕牛是不能杀的,概因其劳苦,也因其不可缺少。因此,杀牛的人在我们心中是很残忍的,也是很不讨人喜欢的。我们知道,耕牛一年四季劳苦,任劳任怨,几乎和人没有区别。它是人类的伙伴和得力助手,而且还懂得感情,那双大大的眼睛简直就会传情达意,让你觉得它在暗中领悟你每一个举止的含义。

可以说,没有哪种动物能够像牛一样让农人如此操心了。而如此操心的目的也就一个:让它成为劳作中最得力的助手。正因为这样,耕牛要沦落为“刀下俎”常常是迫不得已,要么是年老无力,要么是病入膏肓。碰上这样的事是很无奈的,但还有更无奈的。记得有一次,村庄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突然病故。这事让她贫寒的家人措手不及,由于手头拮据,她的家人被迫典卖值钱的东西来操办丧事。最后,那头唯一的耕牛也被迫卖给了屠户。屠户的惯例是凌晨一早杀牛,卖肉的钱当晚送给主人。由于等着钱用,这下更是紧迫,白天就要杀。那头牛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当屠户走进牛圈里拉它时,它“扑通”一声就跪在门槛内,眼泪“吧嗒吧嗒”直往下落。屠户被这景象唬住,一时竟不敢拉它。主人听说这事,哭得更是伤心,本来就凄凉的气氛一时更为清冷。当那牛被主人亲自拉出来时,主人再也控制不住悲伤,两行热泪伴随哀怨汩汩而流。

3

对动物的感情,曾让我拒绝吃肉,面对香气四溢的肉无法下箸,这种感情是非常纯洁的,我至今还怀念它。

那是关于鸭的故事。当时,我还在小学读书,没有意识到那五只可爱的白鸭会被杀了,我一直以为它们可以永远陪伴我。它们长得跟鹅一般,从体态到神情都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们羽毛洁白无瑕,非常洁净。小学课文《颗粒归公》中,小主人公和几只鹅的亲密关系,深深地刻在我幼小的脑海中,而我与这五只鸭的感情也绝不亚于他们。妈妈看我实在喜欢,干脆把喂鸭的权力移交给我,而不是我另外几个兄弟。每天从学校一回来,我就要先找到它们,看它们在哪里玩耍,而它们一看见我,也会非常亲热地快步踱过来,用嘴啄一啄我的鞋子与裤脚。天长日久,它们竟把我当作唯一的主人,别人来赶时,它们竟然不理不睬。

后来,这几只鸭子长得出奇的好,而且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没有明显的大小,颜色也没有区别,都是一例的洁白;冠上的一小片红色也差不多深浅,与全身的白色相映成趣;若碰上那红红的脚掌在清绿的溪水中拨动,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到寒假的时候,它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是要卖的话,就该卖了,可妈妈说不卖。我当时不懂妈妈的意思,只是高兴,以为是为我着想。因为我已经离不开它们,特别是在寒假的日子里,它们老是跟着我,简直与我形影不离。我带着它们到处挖蚯蚓,它们就高兴得乱叫,比任何时候都欢快。

这段时间,它们长得很快,年关也到了。奇怪的是,它们竟又消瘦下去。有一天年关大扫除,我们几个人正埋头在小溪里洗家具,溪边李子树上突然飞来一只“大鸟”,“扑扑扑”的声音吓了我们一跳。我们抬头一看,竟是我家的鸭子。它瞪着一双让我陌生的眼睛,一点温顺的意思都没有。我们都惊讶极了,竟突然害怕起来,似乎它要飞跑了。正当我要把它赶下来时,另外几只也扑腾着冲到小溪边,一只还猛地飞起,摇摇晃晃地也降落在李树上。

这时我才发现,它们的翅膀已经很长了,像燕子的翅膀一样交叉在背上。晚上,我告诉妈这事时,妈说,不用管它,反正过两天就过年了。

我确实是个傻瓜,竟没有意识到什么。我一直坚信,这么可爱的像天鹅一样的鸭子是没人会杀它的。可就在除夕那天,我却没有找到鸭子的踪影。问妈,妈说杀了,还说,自家杀两只,另三只卖给别人了。我愤愤不过,脸涨得通红,大声责问:“干嘛要杀,干嘛要杀?”妈看我气得要哭的样子,赶紧安慰我:“好,乖乖,不要哭,不要哭,过完年再给你买更多更好的小鸭子,好不好?──嗯,好不好?”看着妈妈求饶的样子,我勉强点了点头,但在心中却无法原谅自己,觉得自己受了欺骗,也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那五只可爱的鸭子。

除夕夜宴,我拒绝吃鸭肉,爸妈没法子,只好一个劲地夹别的好吃的给我。在他们心目中,我成了可爱又可笑的英雄。我用这种令他们可敬的方式赢得了夸奖,也用这种方式怀念我对那五只鸭子的感情。第二天,我找到几根美丽洁白的羽毛,悄悄地放进铅笔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