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纪律教育培训的特色优势
■张小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福建古田干部学院作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纪律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落实学员纪律教育要求、强化学员作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挖红色资源,夯实纪律教育的思想根基
闽西是著名的红色圣地,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和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学院依托古田会议会址、新泉整训旧址等众多红色现场教学点,精心设计教学线路和开发课程。组织学员们参与现场教学,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学院构建了彰显办学特色的“1+X”课程模块,打磨提升专题课程200多门、微课60多门,打造《古田会议与党的纪律建设》《筑牢纪律底线坚守初心使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精品课程。同时,还编写推出《“红土地”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学习辅导》《闽西红土地纪律建设资料选编》等特色教材。这些课程和教材系统梳理闽西地区党的纪律建设历史经验与实践成果,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阐释纪律要求与重要意义,为全国全省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从理论高度与历史深度解读党的纪律建设,助力学员全面把握纪律内涵,强化纪律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筑牢纪律教育思想防线
为了让纪律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学院坚持特色强校,探索培训的“闽西模式”,立足圣地古田的独特优势,将闽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办学动能,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增强纪律教育的穿透力与感染力。在教学设计上,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推广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开展“重走毛主席调查路”“重走红军路”等现场教学,让学员沿当年红军行军路线、毛主席才溪乡调查路线徒步,在模拟战斗、物资运输等场景中,亲身体验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严守纪律、奋勇前行的精神;开展“四同”教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推动干部在解决基层矛盾中提升政治能力,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让纪律意识在实践磨砺中真正扎根。此外,通过廉政主题情景教学,以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等形式引导学员正确认识风险与诱惑,增强严守纪律的行动自觉。
三、聚焦成果转化,彰显纪律教育的实践价值
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改进作风。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摆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整改,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主体班次中,将政治训练贯穿始终,每位学员均要求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深刻剖析自身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学员们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为了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学院建立了跟踪反馈机制。对学员们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计划进行记录和跟踪,定期了解整改情况,推动学员在工作中不断巩固和扩大纪律教育成果,切实将纪律教育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实践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古田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纪律教育光芒更加闪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严守纪律、担当作为、奋勇前行。
(作者系福建古田干部学院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组织人事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