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精编强医”赋能“健康龙岩”建设
■李建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一系列改革发展新举措致力于为14亿多中国人民谋求更多健康福祉。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龙岩作为全国医改先行地之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医改新路径。市委编办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精编强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等举措,以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保障“健康龙岩”建设,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龙岩样板”。今年6月25日,全省深入推广“三明经验”深化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龙岩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龙岩市医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深化改革,提高卫生健康治理效能。党的领导是深化医改的根本保证。龙岩市委编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医改的全过程各方面,核增党组织领导职数20多名,持续扩大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分设,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得到全面落实。开展医药卫生领域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运行评估,及时发现部门单位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对市卫健委内设科室职能进行优化调整,设立体制改革科,明确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工作;在公立医疗机构中新增公共卫生科,加强全市公共卫生工作,推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符合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放权赋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支持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一体化”,推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制,市委编办探索实行编制使用备案制,赋予医共体选人用人自主权,简化医共体内用编流程,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上下交流等方式,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资源向一线倾斜,实现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盘棋”布局,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2025年上半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0.23%,县域内住院量占比88.90%,优质资源下沉取得新突破,长汀县被确定为全国8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全市被确定为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创新管理,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也是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重要范畴。为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资源统筹调配,更好满足卫生健康发展需求,市委编办牵头出台《关于优化龙岩市市、县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周转池”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原则上每5年动态核定一次,同时从精简收回的事业编制中专门调剂100名编制,建立“龙岩市市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保障高水平卫生人才用编需求;将县域医共体编制周转池规模扩增到500名,用于基层补充医疗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及名校优秀毕业生。自周转池建立以来,全市共计使用442名编制。通过完善人才编制保障制度,加强配套政策协同,为医疗卫生人才送上了“定心丸”,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迢迢医改路,漫漫民生情。龙岩市委编办将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医疗卫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和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深化革命老区“文明共富”机制,推进“健康龙岩”建设贡献机构编制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龙岩市委编办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