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蕴涵
■ 戴磊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的作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党的形象意义重大。2025年3月,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全党所有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提高防范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再次敲响了警钟。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蕴涵,对于全党所有党员干部保持“为人本心”、牢记“为官初心”、恪守“处事良心”,成为新时代合格党员干部提供了有力价值引领和深刻精神支撑。
一、不失“为人本心”: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靡享受
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厉行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间让一穷二白的古老民族成为如今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大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党和国家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为了帮助党员干部保持“为人本心”,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靡享受,中共中央围绕公务接待管理、楼堂馆所和办公用房管理、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厉行节约的重要相关党内法规,这一系列党内法规的相继出台不仅使6大类14种表现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无所遁形,也为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
二、不忘“为官初心”: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作风
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此外,历史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关键。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官僚作风抬头等问题,“跑上面多、跑基层少、与群众远”现象逐渐凸显。为了帮助党员干部牢记“为官初心”,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作风,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提出了坚持依靠群众,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的工作方法,更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要立足岗位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老百姓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三、不昧“处事良心”: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
处事讲良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要求做到求真务实则是对这一传统美德的基本践行。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领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求真务实也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党更是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并保持对形式主义的高度警惕,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不懈努力下,形式主义歪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的顽固性等种种原因影响,形式主义顽疾始终未能根除。此次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摒弃应付思想和过关心态,坚决防止“两张皮”。这既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破除深层次形式主义的关键举措。各级党组织唯有坚持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硬的作风,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才能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融入党员干部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