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祥亭”中说天祥
■ 巫庆明
连城重镇朋口,西南方2公里处,有村曰王城。毗邻的自然村垂珠坝原古道旁有一座天祥亭,是为纪念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而立。
初夏,公路两旁,鲜花盛开,草木葳蕤。我们前往参观,思绪绵绵:文天祥何以与这片土地结缘?
几分钟后,到达村口。当地好友早已在国道边候着。左拐,入村。水泥路面替代昔日石砌古道。小车穿过铁路涵洞,爬上半山腰,朋友叫我们把车停路旁,说:“先通用观三将坛。”
三将坛,又称三将公王。据载,三将乃文天祥部下龚、刘、杨。当时抗元队伍途经长汀、连城,与元兵进行殊死搏斗,舍身成仁。事后,当地人在此建起三将坛,逢初一、十五或重大节日,香火不断。
上坡,到达山顶。一座路亭映入眼帘,白墙黛瓦,墙尖翘角。方门上“天祥亭”三个大字刚劲有力。步入亭内,正面有一副楹联,“故人念国垂泪如珠润此岭,百姓思君挥汗成雨立碑亭。”说出人们心里话,也道出建亭之目的。
天祥亭前,峦峰叠嶂,蜿蜒起伏。不远处,就是垂珠岭。当年,文天祥一行途经长汀,在河源芙蓉寨馒头山埋下“窖”(铜钱)后,正午时分来到朋口码头。有一酒店蒸好5升米糯米饭,刚好没淋水,便买下。是夜,住在附近一个山岭上。北望朝廷,山河破碎,抗元事业,屡遭挫折。爱将战死,女儿夭折。国难家事,涌上心头,挥泪如雨。
那天,人困马乏,一匹战马脱离缰绳,跑到田里吃水稻,发现时,一丘田禾苗快吃光。于是,文天祥设法找到田主赔偿银子。主人战战兢兢,岂敢接银?推来推去,才收了一些。马吃禾,兵赔钱,罕事一件。此事传遍周边。连城、龙岩等地一些青年,纷纷加入队伍。之后,保宋斗争失败,战士无人生还。当地人们为纪念文天祥和死去的烈士,立起路亭。丞相在此挥泪,因此就把此岭名之“垂珠岭”,山下小村叫“重珠坝”。
三将坛、天祥亭、垂珠岭。 一个村庄,三处胜景。王城有幸,连城有幸,留下了民族英雄足迹,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呈现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