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阳民“三景”最迷人


谢美永

竹林漫步

推开初夏翠绿的屏障,阳民以蜿蜒曲折的舞姿,在竹林的那头张开胸怀,收集一串串呼吸。游人如织,织起一条彩锦,从三江口一直铺到小罗庚,中山河畔顿时热闹起来。鲜艳的骑行步道,接续梁野山的脉络,鲜活的血液充盈活泼,沸腾着闽粤赣边的山水。

那么多的竹子,泼洒着谦逊的气息,它们紧紧拥抱,团结一致,和阳民人一样散发着坚韧的精神;它们深深弯腰,交错成绿色穹窿,挡住天空泼辣的阳光,为游人搭起荫庇。

每株竹子都有美好的春天。当嫩芽顶破冬天坚硬的外壳,那个叫笋的孩子,如浮出水面的莲,头上一绺天花,身披乌溜溜的麻点,与春雨逗趣,“咯咯咯”的笑声,把自己拔高。破壳、拔节,仿佛一瞬间长成风度翩翩的公子,青衣粉体,迎风三里便摇曳生姿。十里竹林,万丈清幽,每一缕风都清甜,每一声鸟鸣都清脆。

骑行步道,一个充满现代风情的名字,拉长竹林婀娜多姿的身影。悠闲的自行车,以圆的轨迹作画,每一个轮回,都不会忘记那意味深长的回眸一笑;游人神态各异,暂离人间烟火,步伐就显得轻盈,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行,都离不开竹子这个背景。情人手拉着手,祖父抱着孙儿,朋友亲密同行,总能在竹林里找到相对应的意象。

骑行步道是阳民手里的彩虹,刚刚从天上拽下来。

碧水泛舟

千里武夷山脉,孕育了千百条溪流。东留溪、平川河、黄溪河发源于武夷山脉最南端,汩汩而来,带着山脉最隐秘的甘甜,汇成中山河。

泛舟中山河,在“国家湿地公园”游弋,心如明镜一般平静,仿佛回到远古时代,无忧,无虑,无烦,不躁,谁能抵挡如此旷远的境地?

游艇似犁,犁开碧水,翠波似带,在宽阔的水面漾开。清风徐来,携着水汽,拂面、抚手,一丝薄凉,宛如轻盈的面膜,毫无知觉地贴上脸颊,身心顿时轻如蝉翼,在水面飞翔。

两岸翠竹如屏,隔开世间烟尘,中山河俨然一幕仙境,没有喧嚣,远离俗务。悠闲的游艇,此时就是智者,一手抚着两岸翠竹,一手牵一条线,放牧天上的闲云。

翠竹萦绕中,突现“夫妻同心树”,两株紧紧拥抱着的植物,长在陡峭的石壁,如一对共赴生死的夫妻。被人们寓于爱情传说,树便神了,成了武平“网红打卡点”,成为中山河畔众多亮点之一。在游艇上观望,“夫妻同心树”立于危崖,树身下倾,似乎随时准备纵身一跃,颇为震撼,心被这具象揪住。一个网红点,像在幽静的水面突然跃起一尾鱼,荡起一层水波,心猛然一跳,泛起一阵涟漪。十里翠竹,千里碧水,阳民的水最养人。

花海靓影

碧水之畔,是谁辟出一个花园,又种上一园格桑花?

在阳民小罗庚,每一朵格桑花都以各自的姿势盛开,它们用最美好的时光,展现幸福的笑靥,白、粉、红、紫,翩翩然,三五亩花园,溢出幸福百千里。

我自认为是格桑花的朋友,在许多地方我与它有过交集,在某次摄影比赛中,曾以格桑花为媒获得过不俗的名次。在家乡又一次相遇,我像一只蜜蜂一头扎进花海。

吹过花园的风,也吹过我的心。我招招手,风中的思念便驻留下来,细细分辨,可以看到梁野山在风中的留影,中山河在风中的拐角,阳民绿色田野上那些农作物的千姿百态,每一帧影像,就是乡村振兴的缩影,搭起美丽乡村的舞台。

赏花的人越来越多,扶老携幼,徜徉花间。没有人吝啬对格桑花的欢喜,每朵花都落满人们爱怜的目光,花便兀自摇曳,报人们以原野之趣。

据说格桑花来自西藏,在西藏格桑花也叫幸福花。

一群群人奔向阳民的小罗庚,奔向幸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