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河田镇党委书记蔡进伟:
发展林下经济 实现生态蝶变
“近年来,河田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松林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盘活林地资产,‘唤醒’林地资源,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蝶变。”长汀县河田镇党委书记蔡进伟说。
他表示,近年来河田镇大胆先行先试,开展马尾松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抚育改造试点,推动单一针叶纯林向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转变,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在实施松林改造提升过程中,推广利用松木伐除后的松树蔸树桩套种中药材茯苓,发展特色林下茯苓种植产业,种植面积共计1万余亩。同时,发展立体林下经济,推广种植黄花远志、茯苓、五指毛桃、竹荪、灵芝等,2023年实现产值超亿元,按照“以林养鸡、以鸡促林、林鸡共生”的种养结合生态发展理念,发展林下河田鸡养殖,力争河田鸡全年出笼突破400万羽、全产业链产值10亿元以上,摸索出一条具有河田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截至目前,参与林下经济农户达2000户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虽然河田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还存在林改工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队伍紧缺等问题。”蔡进伟说。就此,他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置林业改革专项资金并向乡镇倾斜,支持基层“林业+”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种养等多产融合发展,并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多渠道扩大基层森林康养现代设施投资;各级相关部门引导和支持涉农林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完善紧缺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基层农林人才特岗培养、强化专业人才平台引才育才,为基层林业部门增设委培岗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专业农林人才;鼓励种植以树冠大、枝叶繁茂、扎根深的阔叶树为主的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生态景观林。同时,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种植板栗、茅栗、榛子等木本粮食树种,向森林要食物,让农民共享森林带来的“生态红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融媒体记者 张梓睿 施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