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三打龙岩”与中央苏区的开创
■王盛泽
红旗跃过汀江,红军“三打龙岩城”,都是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闽西展开的重要战略行动,对于此后中央苏区的开创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定了在闽粤赣广大范围创建中央苏区的战略布局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中国革命实现了从井冈山狭小地区向更广阔区域的重要转折,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宏大序幕。
1929年3月,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提出“以闽西赣南二十余县一大区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群众的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由此一割据与湘赣之割据相连接起来,形成一坚固势力,以为前进之根基”。明确提出在赣南、闽西一带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擘画出宏伟蓝图。
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构想和方针,红四军开始了在闽西赣南的游击行动。先是在长汀及其周围乡村进行军事游击与发动群众的工作,接着转向赣南游击,相继占领瑞金、于都、兴国、宁都,为创建赣南根据地打下初步基础。随后,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变化,鉴于闽粤赣地理条件和敌我力量对比,确定返回闽西实施“闽西六县游击计划”。红四军取得三打龙岩城的胜利,是执行这一计划的重大战果,同时更占领了龙岩、永定、上杭、连城等大片区域,建立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朱毛红军“下井冈山后,有了集中的组织,有了大规模的行动,这才有全国的政治意义”。
红四军三打龙岩,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战略方针正确性的有力证明,不仅实现了游击计划,而且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创建中央苏区宏伟蓝图的正确性,使毛泽东更加坚定地认为:闽西、赣南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计划是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红军开创根据地执行“傍着发展”的原则,为开创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探索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军事思想
红四军三打龙岩,是红军游击战和运动战战略战术相结合的杰作。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转战赣南闽西期间主要是进行游击战,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取得连续胜利。不仅进一步实践和总结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术,而且相对于井冈山时期有了较大发展,把游击战争提高到了战略的地位。同时也开始有运动战的成分,不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没有固守城池,而是退到周边开展群众工作。随后又示敌以弱,隐藏自身力量,使陈国辉产生骄横轻敌思想,从而达到调动敌人、消灭敌人的战略目标。红四军三打龙岩是红军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运动战在战略战术上相互配合的最早尝试,取得成功。
红四军三打龙岩城的胜利,是党组织、地方武装和群众力量的充分体现。1928年,在闽西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了龙岩后田、平和长乐、上杭蛟洋、永定四大暴动,并建立了溪南里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地方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发动锻炼了群众,积蓄了革命力量,为创建中央苏区打下较好基础。红四军三打龙岩城,得到闽西党组织的大力配合。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听取闽西特委派来的龙岩县委郭滴人的汇报,作出了攻打龙岩城的战斗部署。6月17日,毛泽东、朱德在新泉接到闽西特委送来的报告后,立即下达向龙岩进军的战斗命令。
红四军三打龙岩的行动,闽西地方红军第五十九团阻击尾追之敌,并与龙岩赤卫队经永定文溪、孔夫乡、龙岩白土,向岩城逼近,直接参加了攻打龙岩城的战斗。龙岩县委动员各区乡党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支持策应红军军事行动。小池区委发动群众协助红军站岗放哨,严密封锁消息,虽“离岩三十里敌人尚未知声息,而敌人的情形,我们得城内群众的报告甚详。”这些体现了依靠人民力量取得战争胜利的思想。
在军队建设方面,体现出主力红军-地方部队-群众武装三结合的体制,随后将闽西地方红军整编成红四军第四纵队,壮大了红军力量,形成了扩大红军的正确路线。
红四军三打龙岩城,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争和军队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造就了龙岩在中央苏区建立和巩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闽西、龙岩之所以能成为中央苏区核心区,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毛泽东就曾充分肯定“闽西党有相当基础,群众也好,各县斗争日益发展,前途希望很大”。加上有毛泽东、朱德亲自领导指导和红四军的帮助,为在闽粤赣三省边界的广大区域创建中央苏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时闽西、龙岩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有汀江的便利,龙岩是“福建军队的补给基地”,而闽西地方军阀部队“战斗力甚低”,力量薄弱,有利于红军的战略行动。红四军三打龙岩城,歼灭陈国辉旅2000多人,给予闽西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在此前后,红四军连克永定、白砂、旧县、新泉,震动了闽西大地,土地革命的浪潮波及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漳平、武平等县域,打开了闽西革命斗争的良好局面。长汀、龙岩、永定等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促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坚实基础。这些行动奠定了龙岩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是连接闽西与闽南的重要枢纽,中央苏区的东南要地,也是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基点。闽西、龙岩更是赢得“红旗不倒”的赞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