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东留去
■ 谢美永
一
似老友重逢,武平东留的大阳桥憨憨地笑着,迎接我的到来。
“大块文章浮水面,阳春烟景锁桥头”,前人撰写的楹联,增添古意,一幕烟波浩渺的画卷从眼前升起。“上江西,下广东”,大阳桥连接闽粤赣,小小的桥成了三省通衢之地。
二月阳光,温暖宜人,引领我步入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王朝。一群一心向善之士,带着爱心善意,重建大阳桥,“施桥砌路”乃客家民系的传统,多少年来,代代相传,赓续永久。
翘脊高高,攀着白云的尾巴。立柱横梁,露出褐色的肩膀。挑起岁月,挑着日子,挑着一担担人间烟火,挑着两岸生生不息的子民百姓。
梁上的红灯笼安静淡然,照见从前,照见蜂拥而至的赴圩百姓,萝卜青菜,镢头畚箕,担杆谷笪,鸡鸭头牲,人头攒动,喧起五天一圩的热闹。
阳光看见春风从河面吹来,但阳光猜不出我的心思。而我也猜不出,为什么大阳桥的身上,连一丝蛛网也没有,连一只蚊子也没有,就这么神奇,也许,只有春风才知道答案。
雨水将至,春回古桥。凝望大阳溪两岸,早已耸起的连片高楼刷新时代的目光。
二
李花一怒满树白。
这怒放的李花像天空漂流的白云,把封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名字,传得很远很远。
有七百多年的种植历史,芙蓉李这和岁月一样古老的水果,甜蜜了一代又一代的封侯人。
看花,上山去。去一千亩的花园游弋,躺在一朵花里,和蜜蜂亲吻,和粉蝶拥抱。
芙蓉李树沉着身子,虬枝环抱。每根枝条都开着花,一朵、两朵、五六七八朵,那么多的花,恐怕连李树自己都数不过来。
白色的花,仿佛掉队的白云,看到封侯这风水宝地,就不肯走,它留了下来,在这里做窝,要和封侯人一起,过凡间生活。
李花香吗?蜜蜂知道,粉蝶知道。抵近花蕊,鼻翼轻触嫩嫩的花房,我也知道了。一千亩的花,一千亩的香,只有山才装得下;而一千亩的硕果,也需要一千亩的汗水浇灌。
这里是花园,是果园,是人间乐园。
下了山,我把“东留有李,不如有你”装进了心里。
三
春节前,收到友人馈赠的富贵籽,室内顿时喜气几分。浓密的绿叶间,串串鲜红的玛瑙闪着亮光,一树喜庆,满屋热闹。
这盆富贵籽来自东留镇黄坊村,东留被誉为“中国富贵籽之乡”。
黄坊,我经过一千次,定格在车窗外的蓝天碧水,明亮了我染尘的心境。当我置身于这片热土,顿感四下生风,这是一股轻盈温润的风,这是吹开富贵籽从野生“凉伞籽”到驯化成熟、继而带动农民致富的风。这风从闽西的山旮旯吹向全国,吹向世界众多国家,吹出了黄坊的名声,吹出了村民的欢乐。
广阔田野,大棚座座相连,现代化的设施,解放了劳动力,科学技术开出喜人的花朵。大棚够大,大得装下了富贵籽的三生三世,却装不下黄坊人的梦想。黄坊人的梦,就像树上结的富贵籽,多得数不清,每一粒梦都光彩夺目。
他们的梦一一实现。一幢幢新楼,挺拔耸立,高过人们的心;沿溪的健身步道,身披五颜六色的彩装,照亮清净的河水。
沐浴二月春风,谛听溪水欢唱,盛开的李花预兆新年的希望。黄坊的梦在阳光下再次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