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路向北
■ 吴志发
一路向北,目标直抵千里之外的石家庄!
得知孩子高考分数时,我淡定中透着欢喜。孩子一门心思要去外省上大学,经过反复综合权衡,各项志愿尘埃落定。又熬过忐忑的日日夜夜,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孩子最期盼的第一志愿。
石家庄,我迅速关注这座城市。关注《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关注石家庄热门公众号和零零碎碎的新闻。关于石家庄的前世今生,我都充满兴趣和好奇,譬如,为什么叫石家庄?一南一北,约2000公里,路途遥遥,妻子极力主张送孩子上学。起初,孩子坚决反对:“我已经长大了,别老是把我当小孩,我自己能去!”我默认让他学会独立,当年我去南京读书也是自个儿前往,独行也是一种锻炼。考虑到行李众多,中途需转车,且得知同学们大多有父母陪行,最终,孩子放下矜持,同意由我送行。
清晨,我们从龙岩出发,高铁经瑞金、赣州、南昌、武汉、郑州等大大小小二十几座城市,一路向北,夜色蒙蒙中抵达石家庄。我迫不及待地在石家庄站拍下父子俩十余年来的第一次合影,并立刻发给家人,汇报安全到达。沿途每路过一个站点,我便在手机上搜索当地风土人情。自视线进入江西吉安后,大山越来越少,平地、湖泊、江河越来越多,地势越来越平坦开阔。尽管一路飞奔,青山绿水和高楼大厦匆匆闪过,我依然能领略到祖国的地域辽阔和繁荣昌盛。我蜗居龙岩多年,沿途风光显得无比新鲜和震撼。
孩子宿舍住六人,我们第一个到达,宿管阿姨说,可优先选择床位。我把床板、桌凳、柜子擦得干干净净,铺上备好的床垫、草席、被子和枕头。孩子在床头放置几本随身携带的心爱书籍和吉祥物小熊猫,一张整洁的小床跃然眼前。妻子通过“幸福三人行”家人群千叮咛万嘱咐,本群曾沉寂良久,此时又叮咚叮咚热闹起来了。
从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心心念念石家庄,也因此更加理解“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石家庄是常胜将军赵子龙的家乡!”这是孩子对石家庄的第一好印象。数次打的,我均会问司机是否本地人,问他们对石家庄的评价。“石家庄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也是年轻的省会城市,到处在城建,与福州、厦门一样属于二线城市。当地人朴实厚道,十分尊重外地人,包容性很强!”司机黄女士热情地介绍。我听着甚为舒坦,觉得人品好的城市,学校自然也出彩。
我陪孩子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陪他到最繁华的中山路一带闲逛,再陪他第一次兴奋地坐地铁,权当就这样结识石家庄了。当我即将踏上返程时,突然意识到,这分明是一场早已注定的别离,以前所有的付出正是为了让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去飞翔。无论他考上哪所大学,皆是努力换来的回报。
“老爸,来个拥抱吧!”临别之际,孩子突然提出要求。拥抱的瞬间,清晰见他眼角湿润,强忍泪水不当着我的面掉落。他还想送到我校园门口,我说不要送了,赶紧回去吧。他猛地转过身子,唯恐让我看到流泪的窘态。我并未走回去安慰他,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唯有让孩子切身体验别离之苦,才会珍惜团聚的珍贵。当我把背影留给孩子时,默想着,他是否会联想到朱自清的《背影》?此刻,我能体会到孩子将要面临的孤楚,毕竟18年来,身边总有父母陪伴。而今,他终究要在陌生的城市独自面对未来四年的学业。
三天后,孩子在朋友圈悄然写道:“之前我还在抱怨石家庄的冷清,抱怨夜间校园路上的朦胧灯火,抱怨宿舍的破旧,抱怨收费的洗浴。父亲在远处挥手告别的那个下午,我还在宿舍楼下的垃圾池边偷偷哭泣。凡事都有适应的过程,人总得走着跑着才能学会坚强,才能心宽气和接受新事物,然后去融入它。就像石家庄的冷清,其实是低调,普通人也值得拥有不平凡的梦想;就像校园昏沉的路灯,把夜归学子的身影拉得老长,才发现自己已然咬着牙,走了那么远的路;就像宿舍的老旧,蕴含着一段段悠远的历史,尘封的记忆将由我们翻开;就像挥手的父亲,他挥手是和过往的我说再见,我泪流是在告别这位熟悉的故人,而我只会越来越勇敢,面带微笑坦坦荡荡。”我很欣慰,孩子正在自我成熟!
抚养孩子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他们更踏实地茁壮成长、更自如地离开父母、更大胆地闯荡四方。我想对孩子说,独在异乡不为客,心安之处是吾乡,未来之路还很漫长,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吧。
一路向北,送孩子上大学不啻为金秋动人的景致,庆幸参与其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