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西藏


□ 罗炜棋

那一年,不知道出于什么契机,我开始对西藏神往,我时常提起它的名字,却从没有过踏入那片土地的勇气,我一直为自己找着理由:要和那个他一起去。但最后,站在布达拉宫前的,还是我一人。

从厦门坐飞机到兰州,再坐火车进藏。一人去看了黄河,一人在兰州的街头走走停停,一人坐在绿皮火车上看着窗外无人的雪地。经过近25个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拉萨,一切是那么平常,又那么不真实。

刚到客栈,我便放下行李出门,生怕浪费在西藏的每一秒。随意走进一家甜茶店,听藏民用藏语聊天,他们偶尔向我投来质朴的笑容,用带着“西藏”味道的普通话和我攀谈着,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这种感觉让我不禁想起胡兰成对张爱玲的那句承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拉萨最有名的街道,当属八廓街。在这里,时常会看到来朝拜的藏民,他们手上和膝上带着自己做的简易护套,绕着八廓街三步一磕等身长头,虔诚地祈福。八廓街有一幢土黄色的小楼,名叫“玛吉阿米”,藏语中是“未嫁娘”的意思,这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这是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登上小楼,便可远眺布达拉宫,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尽收眼底。

在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前,有人告诉我,当你真的看到布达拉宫时,你会被那种气贯苍穹的气势震慑,你会不由自主跪下。但当我真的站在它的面前时,我并没有跪,只是不停地在问,我真的到了那个梦寐以求要去的地方了吗?夜晚,无数的灯光投射在这座象征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爱情的宫殿,竟比白天看上去更加雄伟。

来西藏就一定要去大昭寺走一走,这情怀一点也不亚于“不登长城不算来过北京”。大昭寺内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每天都有很多藏民来这里朝拜,佛像前围着藏民,游客不让入殿,我也只能穿过人群看着那金身。因为每天都有僧人向佛身粉刷金粉,导致那佛像有些“头小身大”。在大昭寺里偶遇几只悠然自得的猫咪,那是僧人喂养的流浪猫,或许在这样一个充满信仰的地方,每一个生灵都被温柔对待了吧。

逛累了,我便坐在一张长椅上休息,身边的僧人露出西藏“招牌式”的微笑询问着我从哪里来。闲聊间,他们一直在感慨,多亏了党和国家,让他们的信仰得以更好地被尊重和保障。也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他们才有钱能日复一日地刷饰着佛像,让释迦牟尼的“光辉”一直照耀着西藏大地。听到这,我也由衷地感到欣喜,我心里的西藏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西藏的几天,我一路向西探访着西藏的土地,羊卓雍措、珠穆朗玛峰、佩枯错、曲登尼玛冰川……这些我曾经听过或者没听过的名字,已通过我的眼睛刻画进了我的脑子里。虽然我所见到的景色远不及西藏实际的万分之一美丽,但所经历的、所看到的风景足以让我一生回味。

西藏就像一块宝玉,被国家的政策精心“雕琢”着,同时又被小心“保护”着。有人说,人的一生中总要去两次西藏,一次许愿,一次还愿。下次,我不要再一个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