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公安:“三不缺位”护平安 创先争优铸辉煌

——武平县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两项荣誉称号



□ 通讯员 张春波 王占鑫 潘妹英


5月25日,武平县公安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两项国字号荣誉,这浓缩了近年来武平县公安局多方建设的诸多举措,凝聚了武平警方对武平平安建设付出的辛勤努力。

近年来,武平县公安局作为平安武平建设的守护者,始终把建设人民安居的生态环境、人民安心的治安环境为重点目标,以人民群众对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生态警务、民生警务的新领域、新途径。同时,不忘老区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人民安的平安武平建设贡献公安力量。先后连续两届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十年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2021年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局”。

生态警务不缺位

青山绿水焕新生

“河水浓如墨,出门捂鼻走”这是六年前武平县象洞镇部分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5月19日,笔者走进象洞镇,这里已是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空气中散发着雨后泥土中的清香。象洞镇曾经是武平生态的一个“重灾区”,如今没有了曾经养殖高峰期时象洞溪的乌黑发臭,好生态重回这个闽粤交界小镇。

近年来,武平公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平安林区。不断织密绿水青山“守护网”,助力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2018年在捷文村设立龙岩市首个生态警务室,首创“山林警长”制,积极践行“河道警长”制,全力保护青山绿水。同时,围绕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生态警务,常态化开展“守青山、护绿水”专项行动,探索“行刑衔接”机制,集中开展破案攻坚。

5月12日,武平县公安局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成功破获一起由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案件,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朱某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不避黑暗,不惧风雨,武平公安将继续带着满腔热血,以锐不可当的力量,为武平绿色发展撑起一片美丽蓝天。”武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福民表示。

民生警务不缺位

人民当家又做主

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为进一步汲取民意,去年11月20日上午,民主派出所所长黄志斌与民主乡综治书记黄永祥及辖区坪畲、林荣村主干一行,前往广东省差干镇新岭村参加“闽、粤、赣”三省十村联防会议。此次会议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深各方面的工作对接,联合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打击涉麻制毒、电信网络诈骗和农村突出治安问题。通过此次联防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三乡十村沟通,更有力地密切了各辖区之间的紧密合作联系,进一步巩固了三边发展友谊,强化边界合作。

近年来,武平县公安局着力保民生创建“六位一体”的民生警务工作模式,即“警务对策与民共商、矛盾纠纷与民共调、社区治安与民共管、安全隐患与民共治、信息技术与民共用、平安成果与民共享”,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在民主乡,此措施让警民融为一体,共享平安成果,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做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主乡落地生根。”李福民如是说。

红色传承不缺位

绝对忠诚保平安

近日,武平县公安局第一党支部党员来到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民主乡高书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近年来,该局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公安工作全过程、坚持发扬“把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将高书村、刘亚楼将军故居以及上杭古田会议会址等闽西红色圣地作为民警教育基地,扎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坚实打牢全警忠诚根基,全力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

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武平公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全警政治轮训,持续加强忠诚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筑牢忠诚警魂。同时狠抓入警训练源头工程、领导干部提升工程、民警专业能力建设工程、基层一线练兵工程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不断提升全警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实战本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日常监督执纪问题,在警营中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