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90后”


□筱坚

老妈今年已经92岁了,是标准的“90后”,可是邻居们都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她都不像“90后”。思维还那么清晰,过去几十年的事没忘,有时讲起来还眉飞色舞;当今的事也很清楚,美国佬太坏了,专门欺负中国。身子还硬朗,每天爬楼梯、城墙上散步,还敢一个人去超市买菜。最“出格”的是90多了还去打门球,不时也参加比赛,说是“重在参与”,成了门球场上年龄最大的运动员。

说老妈“倔”,那可不是乱说的,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铁证如山”:

其一,风雨无阻地去参加活动,说是不要钱,又有伴,大家有说有笑很开心。每天吃完早饭,收拾好行装就准时出发了,坐上免费的公交车,去做近一个小时的电疗或艾灸。让人纳闷的是,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推销活动从来没有消停过,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此起彼伏,只要发现哪里又新开一家活动点,老年人也就成群结队欣然前往。有的人还一天赶几处,乐此不疲。

其二,隔三岔五地买保健品。那些忽悠大师为了让老人们买产品,要多殷勤有多殷勤,喊啥都行。经不住那些“专家”大师们的忽悠,老人们都会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那些据说能让他们延年益寿的产品。我们告诉她那些都是骗钱的,她振振有词地怼过来,“怎么那么多人都会去买?反正我吃了有用,不吃身体哪有那么好?”

其三,剩菜剩饭经常吃。饭也好,菜也罢,只要有剩余,肯定是放进冰箱留着吃。我们和她说隔餐饭菜还可以吃,两三餐了就不要吃了。可她根本听不进去,两三天了还照吃不误。我们有时采取强制措施将剩饭菜倒了,她还生气发火。她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就是“现身说法”,“你们说这样吃不卫生,可我都吃到90多了还那么健康,怎么一点屁事都没有?”令我们哑口无言。后来我想了半天,只能说每个人的基因、生活习惯不一样,因人而异。

老妈就是这样一个倔强的老太太,我行我素,坚持己见,有时“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有时就干脆拒绝接受,顽抗到底。我们做子女的,原先还苦口婆心地劝说、提醒甚至恐吓,年复一年不见成效,也就偃旗息鼓,息事宁人了,只要她喜欢、满意、高兴,爱咋的就咋的,随她去了。都说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顺着他们的意愿,不和他们顶嘴唱反调,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欢喜就好”,开心快乐才是健康长寿的前提。

肚量大、想得开是老妈长寿的“秘诀”。当年去广东随军,不少好东西都留在家里,后来也不知下落了,算了;工作后因个性强得罪领导被精简下放,虽然一肚子委屈,忍了;重新工作后,几次调资都擦肩而过,认了。她的格言是“命长才吃得多”。她常说,“我父母亲加起来的岁数都不如我长,够了。”“感谢共产党,天天玩还给我发退休金,很知足了。”

老妈说提对呀,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的民富国强,哪有老百姓的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