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永福,有百福

图为福文化园孩子撞击“福钟”。
□赖延青 文/图
作为一名福建人,对“福”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受。福文化根植于闽山闽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萌芽于心,内化成集的美好价值观。漳平市有一个带“福”字的小镇——永福镇。这里有着“大陆阿里山”之称,是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最美樱花圣地,被冠以“中国杜鹃花之乡”的美誉,同时,也是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是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可谓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有“福”之地。
一花、一“福”、一茶
新年伊始,在永福镇的台缘山庄旁,落成了一座百福园,这座园是永福人民向往之地,也是永福镇打造三大特色“樱花、百福、茶叶”的核心区域。“茶绿樱花红,两岸情意浓”,这里栽满了樱花,也是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每至冬末初春来时,樱花第一时间爬满山间,红粉灿灿,给人新年满满的希望。百福园选址于此,成了“祈福山”“樱缘山”,有着“登高祈愿纳百福”“登高许愿求姻缘”之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永福的高山茶不仅仅是舌尖到味蕾的绝妙体验,更是沟通台湾与大陆的一道桥,小小一片茶叶,满载着对海那头的思念,助力永福经济发展。在百福园中,喝上一盏高山茶,眺望远方,浓浓的台湾情缘,也在这心间荡漾。
无处不在的“福文化”
百福园彰显福文化特色。这里有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共同形成了永福特色的“福”文化。这里也是永福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刚进入园区,可以看到仿石刻的“百福”字,以不同笔锋呈现“福”,饱含深情。
登山台阶两旁,九重樱开得正欢,在枝丫上悬挂着各式灯笼,颜色各异,形态可掬,各有寓意。微风拂过,缀在枝丫上的花骨朵与灯笼荡起一阵涟漪。人们停下脚步合影,定格这美丽的瞬间,心中当是满满的幸福感。行至山顶可以看到大小石块上拓“福”,其中以一块矗立在“福”树边的大石块最为醒目。石块上镌刻着“永受嘉福,长乐未央”八个大字,意为长久欢乐,永远拥有好的福气.该语典出《汉书·礼乐志》:“其诗曰: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安乐,受福无疆。”“永受嘉福”为祈福之语。这与“永福”地名颇为契合,同时也与樱花结缘,樱花文化始于汉唐,一语多关,足见底蕴之深,寓意绵长。百福园里每个细节,都诠释着“福”文化:福树、福钟、福石、福铃等,巧用心思,让“福文化”深入其间。
暖心的“文化园”
百福园是由漳平市与龙岩文旅汇金发展集团、永福镇共同打造的福文化园。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两岸书画家送“福”活动,为当地老百姓书写福字送文化送温暖。在百福园的打造过程中,广泛汲取群众意见,将百福园打造成当地百姓和游客们喜闻乐见的“福文化园”。在百福园中,不仅有“福文化”,还有美好的“樱缘”,樱花与“百福”的完美契合,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这里找到归属。同时,也再一次打响了永福的樱花品牌,让三大特色产业,了然于每一位游客心头。这里为往来百姓与游客锻炼休闲,开展文化文旅活动、共叙天伦之乐等营造优美的环境,建设百福园这一创新举措,是“福文化”的生动实践、让“福文化”潜移默化传承,人人得“福”之成果,赏“福”之光彩。
花开永福,香飘四海。此刻,在这块聚百福之地,一路花香,一路茶香,深刻续写着“福文化”,赓续着新年新希望,不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打卡,拍上一张全家福,遇见永福,有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