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人才力量


□ 卢桢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期,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提出了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省、市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结合人社部门的人才工作实际,我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入领会重要讲话的内涵精髓,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充分体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爱才求才的殷殷期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生产要素”,人类历史上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人”这个关键要素,而“人才是活资源”,资金调配、资源配置都“因人而动”,人才在哪里,其他的资源就流向哪里。作为人才工作职能部门,我们在工作中有没有理顺人才引进、培养、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没有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有没有为人才培养提供好的政策平台,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工作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落细落实。

二、对标把握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找准人社人才工作的主要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这些年来,我们积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激发释放专技人才活力。针对事业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岗位总量高、中级职数偏少,由于职称晋升困难导致部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减退的现象,我们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实施细则(试行)》。针对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等情况,在龙净环保、紫金矿业等探索把职称评审权限下放,更好地推动企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有力促进了企业行业的发展。我们致力于服务企业,探索如何给企业减负、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针对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的现象,我局牵头制定《龙岩市企业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2021-2022年)》,涵盖13个产业涉及59个领域,包括400多个具体专业,同时出台支持“5+N”重点产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支持政策,分别给予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500元、1000元、2000元补助,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待遇吸引人才。我们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我局积极搭建集聚各方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平台,创新设立14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全省首次将农民作为一项职业纳入人才职称评定范围,打破学历、资历、身份、年龄、论文等评审约束,为3批105名“土专家”“田秀才”评定中级职称,该做法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二等奖。

这些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到人才中去,到基层中去,充分了解人才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人才对我们有什么期待和诉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哪些需求。只有找准着力点,我们的人才工作才能做到精准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只有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突破一项又一项困难中,我们的人才工作才能越做越好,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以人才工作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一个走前头、五个作示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新目标,我们要聚焦“产才融合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大局,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后管理办法,强化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机制,激发专技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大“双贯通”机制的落实力度。继续支持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大胆向用人单位放权。积极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合理下放中、初级职称评审权限,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培养挖掘农村人才资源,让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和农村技术能手涌现出来,激发乡村人才队伍活力。

(二)搭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开展人才服务平台整合提升行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大力建设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基地、人才驿站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岩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技能人才服务平台作用,促进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与我市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探索设立乡村振兴网上人才超市,把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人才纳入人才服务平台中,精准匹配对接我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创新兴市、依法治市、幸福龙岩建设五大关键工作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各类用人主体提供“点对点”“清单式”服务。深化“师带徒”柔性引才用才模式,开展“专家人才走基层”“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离退休专家“银色人才”计划、“百名专家进百村”等活动,把更多人才专家引到基层乡村中,引到产业发展一线,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

(三)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大力推行惠企惠才“直通车”服务。支持市、县人社部门、园区,每年从大学毕业生中选聘一批“支企服务专员”,专职负责人才服务工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确保各级党委政府政策落细落实。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对有意愿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做好及时性奖励工作,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创新推出龙行英才卡,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发放不同类别的英才卡,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凭卡可享受不同类别服务,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人才房等一系列安居政策,解决子女入学和随迁家属安置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系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