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近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承办的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会员大会暨年会召开,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稳健复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走向未来仍然需要深化开放合作、以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话题成为会议讨论热点。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将迈入更加开放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仍需深化开放合作
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演变,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带来重大挑战。但总体看,全球资本市场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展现出强大韧性,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加快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面对疫情挑战,全球资本市场在危机最严重时期依然保持连续运转和开放合作,世界经济金融秩序正逐步恢复。”WFE原主席乌尔斯·约格赛格表示。
全球资本市场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主要是靠开放合作。与会人士认为,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市场规模、体系结构、发展质量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当前疫情演变仍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走向未来仍需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全球关注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动态。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认为,全球资本市场应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凝聚共识、推动合作,“受疫情影响,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希望与各方携手努力,加强各国监管机构沟通交流,促进资本跨境流动,以开放、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交易所枢纽作用
在全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枢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市场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深交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目前已与全球52家交易所、市场机构签订谅解备忘录,持续加强跨境合作,先后实施深港通、深港ETF互通、深日ETF互通,积极吸引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深交所市场。”深交所理事长王建军表示,通过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跨境投资的渠道和产品更加丰富,外资长期看好中国经济,长期看好A股,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叠加疫情影响,资本市场运行模式和行业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在未来全球资本市场走向更高水平开放合作过程中,交易所应该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祁斌认为,未来交易所应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促进由疫情催生的新业态发展,比如医药、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发展;二是促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ESG方向的长期投资;三是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实现经济平衡,让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直以来,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从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主线。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受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受阻等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处境困难,如何更好地支持其发展,是我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面临的共同课题。
“深交所充分发挥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服务者的作用,多措并举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境外中长期资金流入A股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更丰富的源头活水。
“中小企业是增强经济韧性和加快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沙雁提议,应进一步汇集全球市场力量,共同推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构建包容、完备、适应性强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全球经济均衡复苏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经济日报 记者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