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 陈天长
7月2日,学党史,庆百年,讲红色故事——长汀县举行党史工作者与城区地下红色交通线交通员后代座谈会,重温国家政治保卫局长汀地下支部和红色交通线地下支部交通站的史迹,参观当年城区地下支部交通线联络站旧址。这是长汀县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缩影。
长汀是中国革命圣地、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和经济文化中心,红军长征最早最远的出发地,保留了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全县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0处90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23个点,可移动的革命文物1492件。
长汀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革命文物和革命烈士红色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作为传承先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头等大事,高起点、高站位、高投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成立全国首个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增加5个人员编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县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督促,确保革命文物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制定出台了《长汀县政府关于明确文物安全责任的通知》等系列制度文件,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经费保障,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8236万元用于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纪念设施修缮。
抓住关键环节,提升保护水平,开展全面排查,按照“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和“一处一表,一村一档、一乡一册、一县一台账”要求,深入开展红色文化遗存、红军标语、将军故居旧址、经历者口述等一系列调查、普查和建档造册、挂牌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高标准做好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截至目前,全县51处革命旧址列入《龙岩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实行统筹修缮,提级保护。2018年,全县有9处15个红色旧址点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春山公祠被列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红一方面军独立24师驻址育成公祠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活化利用,赋能老区振兴发展,长汀县整合红色资源,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出一批优质红色旅游景区、路线和产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如长汀革命旧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七处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旅游景点(区)。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24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亿元,把革命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用好30个党员学习教育参观点,组织党员干部瞻仰革命旧址,赓续红色血脉,至6月底共接待参访10995批,约59万人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策划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在中央主流媒体推出了《信仰之花永不凋零》等系列报道,进一步形成红色长汀的浓厚氛围,激励干部群众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