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正好


□ 莫志强

天冷了。虽然冷,开车外出时,我还是习惯性地将车窗留出一丝缝。女儿看了后,突然来了个“微风徐徐”,我说“不对吧,冬天啊”,她随即更正道:“寒风刺骨”,我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正读小学二年级,前段时间,我给她布置了一篇小短文,题目是《冬天来了》。给她修改时,我在文末加了句:“我盼着冬天早点过去,迎来春暖花开。”或许很多人都与我一样,不大喜欢冬天,想让它快点儿走,因为其“冷酷无情”,至少会“为之束缚”,但后来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冬天,又哪来春天?这是必经季节,不可逾越。

况且,冬风似乎也没那么可恶,有时还是蛮可爱的。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面上说的是春风,实际上这是冬风的杰作。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诗句中说的是春风,但元宵时或许仍然春寒料峭,感知更多的可能还是冬风。

冬风可以创造美好,不过美好乃经冬风而生,严峻的过程是免不了的。那么,人生路上,冬风不请自来,怎么办?想到这次单位请了心理咨询师上课,其间提到的“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就是解题的“金钥匙”。这句话是曾国藩的至理名言,大意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顺应其变,专心而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为未来之不确定而忧虑,也不为过去发生的事而纠结。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唯有把可能加附于自身的心理包袱彻底卸下,活在当下、做好当前,才能轻装上阵、走好前路。

其实,很多时候,一些事也就那么回事,甚至是不算事的事。你越怕它,它就越成为一件事;你越不把它放在心上,它就根本不是什么事。困扰、困扰,有时难免庸人自扰;出路、出路,敢走出去就会有路。做好这一步,自有下一步。但这并不是说不要风险意识,也不是要抛弃长远眼光,而是说不过度陷入无谓的纷扰中,更强调静下心来做好当前的事。那些扰人之物,杂念也好,障碍也罢,就好比横亘于前的冬风,遇到了,便整整衣袖、强大内心,想着“迟早会来,来了正好”,而后泰然处之,方能化于无形。以静制动、不慌不乱,适时而起、相机而动,是也!

没有春风的和煦,没有夏风的轻吟,也不似秋风的萧瑟,冬风,只有一味地呼啸,它能包裹人们的身,却不能吹灭心中的灯。我们大可像沐浴春风般地穿过冬风,气定神闲,无所畏惧。感谢冬风,有它,我们才更加坚强,也才愈发成熟。

冬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