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山美圆通寺


□ 陈健

龙岩(新罗)小池镇山美村“旗形摆尾”处,昔有一座背东面西之古寺——圆通寺。斯处重山环绕,恬静幽雅,清泉涓涓,池水碧碧,造化神秀,人间福地。周边有狮岩、钓矶、吴公祠、上清宫、来阳洞(燕子岩)、云梯洞、寿字岩等天然溶洞及名胜古迹。

圆通寺,又称“山美庵”。据《小池乡志》记载,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堂宽敞,装饰精美。除大殿塑有三尊金身佛像外,左下殿有三尊金身菩萨端坐殿上,背有红、黄、绿三色旗,宝相庄严;其上梁悬有“敕封灵感”金字横匾,系清道光皇帝所赐。

处东南边陲之福建龙岩小池圆通寺,离北京城十分遥远,是何事惊动朝廷让皇上赐匾?

据传,清朝道光年间,京城失火,火势凶猛无比,像脱缰的野马无休无止地向周边蔓延,一时间哭声、喊声和一切嘈杂声在大火中扭曲着,黑暗中的火光如同死神召唤的信号,凡是被烈火覆盖过的地方即成废墟,无情的大火正在吞噬着这里的一切。面对如此险情,朝廷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最后才将大火扑灭。

夜晚,道光皇帝梦见奋力救火者,乃三位光头赤足、身体壮硕之年轻人。他们面对浓烟烈火十分镇静,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慌、恐惧,而是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畏惧地穿梭于火海,抢救老人和孩童,继而又不顾劳累,接连不断地提着一桶桶水泼向火海,表现英勇、顽强。当问及其身份时,他们自称是福建龙岩小池人,居于圆通寺。

道光皇帝甚感诧异。天明上早朝时即问身边的大臣,救火时有否见过此三位年轻人。大臣回话“似曾见过”。

于是,道光皇帝遣人往福建龙岩小池查询。钦差于小池圆通寺内左下殿上,发现三尊菩萨塑像之相貌、身段、打扮均如皇上所示。至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于北京城扑救火灾之三位年轻人乃是圆通寺三尊菩萨之化身。

道光皇帝得悉钦差禀报,心想,此等见义勇为、奋力扑救火灾之嘉行,确为难能可贵,应予旌表褒扬,让天下人效仿。为此,道光皇帝亲赐“敕封灵感”金匾予圆通寺。匾从京城运回小池,即高悬于圆通寺左殿三尊菩萨之上。自始,圆通寺声名远播,四季香烟缭绕,日夜灯火通明,香客如云,有求必应。

三位年轻救火者,面对熊熊烈火从容应对、毫无畏惧之英勇气概,感人肺腑;奋不顾身穿梭于浓烟烈火之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舍己救人之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敬佩!

故事虽得以留传。然而,圆通寺却于“文革”中惨遭厄运,庙宇被拆,荡然无存,金匾遗失,不知下落。呜呼,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