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故里脐橙甜


□ 廖金璋

应古城盛塘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邀请,我们来到了元坑村。

元坑村是长汀县古城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与江西省瑞金市泽覃乡相连,是当年毛泽覃烈士和汀瑞游击队战斗活动的主要地区。来到元坑村,便有走进红军故里的感觉,一条小溪从深山老林流出来,从村中奔腾而出,这是贡水的源头。小溪两边,分布着胡屋、谢屋、廖屋、曹屋、蓝屋和龙田段等6个自然村,共178户。村子后面是连绵的大山。我举目向远处眺望,仿佛看见了山林里红军游击队居住的茅草屋,又似乎听见了红军战士行军的脚步声。

历史上元坑村以种粮为主,但村民生活很贫困,是一个老区贫困村。改革开放后,元坑村才逐渐富裕起来,电灯代替了煤油灯,电视、电话入了户,过去的泥瓦房也逐步拆去,一座座三四层的钢筋水泥高楼拔地而起,村民生活好过了。现在,宽阔的水泥大道贯穿全村,电杆像卫士那样屹立路边,高高地擎着路灯。农村的夜不再黑暗了。

行走在村里,一路都是风景。虽然立冬已过,闽西的天气仍然还很温暖,路边草木葱茏,那些花木、青草,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还不断地扎根、发芽、抽叶,绽放着各色花朵,送来淡淡的花香。拐弯处,我们看到树林底下不知哪家农户圈养了一群河田鸡,有公鸡、母鸡大小几十只,在草地上觅食,追赶,嬉闹,肆无忌惮,见我们走来,却一点也不畏惧,依然我行我素,似乎在向我们炫耀,它们过得很幸福、很快乐。

在友人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一座小山坡,山上早已聚了很多人,熙来攘往,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们呼朋唤友,笑语喧哗,人声鼎沸。最惹人注目的是一道红色大彩门,横跨于大坪上,彩门上写着“古城镇‘一乡一品’乡村综合文化节暨元坑村首届脐橙采摘节”一行大字,空中还悬飘着几个红色大气球,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彩门底下搭盖着一座临时戏台,正用当地方言演唱木偶戏,不少人于戏台前看戏。山上还举办了农特产品展销,开展“平安三率”“禁毒”“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宣传。路边有人托着一个大盘,盘中放着许多刚切开的橙,友好地对过往客人们说,“各位先尝一下吧!”话音刚落,大家也不客气,每人都从盘里拿了一块吃。我也尝了一块,很甜。

这时人群中钻出一个年轻人,笑盈盈地问我,“老师,你也来了?”原来是我当年的学生,如今在镇里工作。接着他很快往我手里送来一只篮子和剪刀,这是给我采摘脐橙用的。谢过之后,我跟着大家继续往前走,来到种植脐橙的山头。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几处山坡上,种植的全是脐橙,一排排,一层层,从山脚一直到山顶,树不高却青葱翠绿,枝叶间一个个成熟的果实都露出了笑脸,又黄又大,惹人喜欢。

“种得真多啊!”我不由得赞叹道。陪在我身边的友人告诉我,古城镇将脐橙产业列为全镇重点扶持的农产品品牌,全镇种植面积达3800多亩,共有15个种植生产合作社,元坑村也种了300多亩。这些脐橙都是2015年开始种植的,去年就开始挂果了,每株产量达到40多斤。我问,产值还好吧?友人说,产值每亩大概是6000多块钱。正好村支部书记走了过来,我又连忙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村支书说,元坑村将脐橙产业作为激励性扶贫项目,带动了村里1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合作社让他们在这里做工,每天有100多元收入。贫困户自己也有种,我们免费提供技术。对于贫困户领种的,我们帮他们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又统一收购,让他们有稳定的产业,又有稳定的收入。

真是太好了!我们为之高兴。欣喜之下,大家各自钻到树底下,地采摘起来,我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体验着采摘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