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崇高和使命


□ 刘永良

福建会堂是省委、省政府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光荣而神圣。2020年11月25日,载着些许骄傲与荣耀,我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佩戴党员徽章,胸别大红花,跟随龙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以先进集体代表的身份到福州参加“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这是我第二次走进福建会堂受奖,让我心情格外激动。

我第一次走进福建会堂,是2018年4月27日。当天,省委、省政府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大会,表彰全省各条战线的546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龙岩市41名,而永定区3名。我作为“福建省先进工作者”在这里接受表彰。

福建省劳动模范和福建省先进工作者是省委、省政府授予我省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两者在级别、待遇上完全一致。不同在于,劳模授予的对象是企业和农民等领域的优秀人物,先进工作者授予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优秀人物。当“福建省先进工作者”这枚沉甸甸的奖章戴在胸前的时候,我心想,如果不是时代给我提供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平台,我就不会有到福建会堂领奖的殊荣。1996年6月,我从永定县化肥厂调入县委报道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20多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

置身对劳模的最高褒奖的光荣场景,我感到与身边的不少劳模相比,自己还有一定差距,受之有愧。在受表彰的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既有敬业奉献、不怕劳苦的一线工人,又有潜心钻研、技艺精湛的技术骨干;既有勇于创新、建功立业的知识分子,又有立足大地、创业创造的基层精英;既有豁达乐观、奉献城市的农民工,又有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尽管岗位不同、职责不一,但都用智慧勤劳、奋进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头顶劳模的耀眼光环,我坚定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姿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风貌。2019年8月,我调入永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担任局机关党办主任。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始终坚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你放心”的信念,爱岗敬业的劲头从未改变,认真踏实的作风没有改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党务工作要领,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较好的履行一名党务工作者的职责。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作为局机关党办主任、永定区劳模志愿者服务队长,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奋战在疫情防控前沿阵地。虽然当时我已经离开媒体,但我笔耕不辍。今年,在媒体发表了30多篇(幅)有关抗疫的散文、言论、新闻,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做出应有的努力,我的事迹先后被闽西日报、中工网、人民政协网等媒体报道。

今年11月5日,我被组织抽调担任永定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总监。11月25日,我作为抗疫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我想,永定区融媒体中心这份“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荣誉,不仅仅是永定区融媒体中心的,这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更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成绩的高度认可。

在抗疫斗争中,永定区融媒体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出击、主动发声,多角度、全平台报道好永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以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在疫情关键时刻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正如省委书记所说,当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广大新闻工作者“记录历史、传递温暖”,为疫情防控凝聚起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我省疫情防控的每一场战斗、取得的每一个成果,都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的生动体现。

走进福建会堂,我感到一种骄傲与自豪!走进福建会堂,我感到一份责任与使命。我暗自下决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在这场抗疫斗争中积累的精神财富,转化为继续前行、乘风破浪的强大动能,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努力提高政治素养,提升业务本领,以手中的纸笔、镜头讲好身边故事,记录好我们伟大的时代,让作品带着泥土味道、闪烁汗水光芒、体现为民深情,以更加饱满的激情面对人生,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期望能够接二连三地走进福建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