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牛途山采风
□ 丁临川
光阴荏苒,往事犹记。那是2017年7月末的一天,我和吕祥松先生一同前往政和县澄源乡牛途村考察。乍一听“牛途”这个地名,总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疑是此地牛走过的路?基于对它的好奇,便刨根问底,原来牛途这个行政村,东南约10公里有一座山,体态酷似牛形,村民住房也多数建在“牛脖”之上,当地方言“脖”与“途”同音,由谐音得名“牛途”,山就叫牛途山,村就叫牛途村了。
牛途村开基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个典型的闽东北山地古村落。历史上也曾隶属宁德市(福安行署)管辖,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属于南平市政和县澄源镇管辖。牛途山地理位置独特,坐落在闽浙两省四县接合部,东与寿宁毗邻,南与周宁相连,北与浙江庆元接壤。而牛途村后山的山头则是政和、寿宁、周宁三县交会点,当地人说的“一脚踩三县”就是此地。牛途山一带周边几十个小村都是闽东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当地军民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汽车在蜿蜒山路上艰难攀高,到达山顶,疲惫不堪的人刚缓过神来,眼前便豁然开朗。放眼望去,那是一处丘陵凹地,土质为黑色淤泥,内夹杂大量水杉树根,可以看出这里原来应该属于高山湿地,到处长满古树林。偌大的一片盆地分东西两块,西面凹地较大,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三面环山,一处向下缓缓铺陈,地势平坦,泉水清澈,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村东南端两公里处有浦林禅寺遗址。浦林禅寺坐落在牛途洋上部视野开阔的山脚下,海拔1000多米。此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天朗月明,惠风和畅,是人民群众心仪的地方。据说浦林寺在元朝初年被烧毁荒废,遗址处残留2件清代石香炉和3尊现代木雕菩萨像,现代简易棚内还零星散落明代石构件和柱础石,但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四件宝物:一是建筑斗拱,二是宋代陶瓷残片,三是古代瓦当,四是老古三合土。
浦林寺原名牛途庵,建于哪个年代已无法考证。据老一辈口传,它承继了福州华林寺的格局和建筑风格,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大殿坐北朝南,抬梁式构架,保存魏晋风韵,造型古朴;斗拱简洁严谨,无一根铁钉,大量运用插拱,承继“越山吉祥禅院”的衣钵。这种斗拱既起支撑的力学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传统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木结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之为“土木之功”。体现了传统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展现古代建筑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和聪明才智。
县志记载的“普林寺”在施工的淤泥层底部出土不少宋代瓷器残片,采集到古瓷器标本共计57件,其中北宋28件,南宋29件。北宋瓷器标本有刻划纹青釉碗残片3件,青瓷器盖2件,刻划纹青瓷碗残片23件;南宋陶瓷器标本有酱釉瓷缸片3件,酱釉陶罐残器1件,青瓷壶口沿残片1件,刻划纹青瓷碗残片24件。
从这些瓷器残片观察,器形绝大部分为碗,少量壶、器盖和陶罐残片,年代大约从北宋晚期到南宋中期,均属生活用器。其制作工艺水平精湛,用料细致讲究,充分证明我国陶瓷工艺的古老和高超,也佐证宋代以前这里就有先民在此生存活动。
中国人使用三合土的历史是久远的。在古代,常常用三合土来筑墙、做基础、做坟墓封土等。古代三合土除了使用石灰和土之外,还掺有糯米、蛋清、红糖、动物血、桐油、植物汁液、白矾等“添加剂”。浦林寺遗址残留的三合土地面用料和工艺,与《天工开物》的描述完全一致。浦林禅寺久经风霜,到1990年代,只残存遗址,村民动议筹资重修时,吕府陆清香老夫人欣然捐款一万。此举在当年万元户都很少见的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些积蓄都是老人平时省吃俭用所存。拳拳之心可见大善,现年94岁的老人至今仍在种菜、养鸡、编筐劳作,自食其力。
徜徉在牛途山青山绿水之间,沐浴暖暖的阳光,大口吸取高负氧离子的空气,放眼湛蓝的天空,喝一口甘甜的泉水,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然而,这里的青松、柳杉、杜鹃花、小刚竹,以质朴的语言和人们对话,以特有的气质和游人交流,总能勾起人们的乡愁,激起人们的遐想。
从浦林禅寺遗址走山路一华里,便到了三县交界处,只见四处矮木杂灌,一棵高大的青松巍然挺立,十分抢眼,它生长于大山坚强不屈,根扎于石砺百折不挠,是闽东根据地革命先烈的化身,象征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和人民群众正直与豪迈。此外,它还是一棵当地群众公认的“信”树,它客观公正地标明三县四村的界限。
与青松刚强的性格相反,柳杉则显得格外阴柔秀美。牛途洋一大片厚厚的草甸下满是柳杉的躯干和枝条,足见这里原本就是成片的柳杉林。柳杉,乔木,高可达50米,胸径可达2米多;纤维状红棕色树皮,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球果圆球形或扁球形,边缘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不知什么原因,现在人们已看不到柳杉林的壮观气势,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浦林寺遗址不远的山道上,仍然挺立几株苍翠的柳杉,其中有两株一高一矮紧紧相偎,很像一对情侣,人们称它们为夫妻树,高的挺拔刚劲,稍矮的小鸟依人。
牛途洋青山上遍地都是五彩杜鹃花。这种落叶灌木,高2米许,分枝多而纤细。这里的杜鹃全靠大自然的恩赐,它遇土扎根,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它不怕大树遮阴,不与小草争肥,坦然自得,开出的花却色彩缤纷。
牛途山的小刚竹看去极为平凡,它竿高1—2米,直径1—4厘米,成长的竹竿呈绿色或黄绿色,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有不分枝的小节,笋期5月上旬。小刚竹浑身是宝,竹竿可田间搭棚,房舍晒衣,竹叶清凉解暑,竹梢可制扫帚,竹枝可赶牛驱蚊,竹笋则是鲜美的菜肴。
牛途山风景是美丽而热烈的,青松张开双臂,柳杉翘首盼望,杜鹃花微笑,小刚竹舞动春风,牛途山在召唤朋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