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兰花绽新芽


□ 宋客

出差几天回到家中,一进门就看到兰盆里的兰花绽出了新芽,真是喜不自禁。

我认真地数了一下,共有7个芽苞,其中5个已裂开口子,长出细嫩的嫩叶儿。

老实说,这盆兰花是家人在小区的某个地方捡来的。因为从成色看,叶面呈枯萎迹象,软耷耷地,且有从尾部沿着叶根枯萎的趋势。兰盆放在北阳台的洗衣池边,大有任其自生自灭的做派。

一天,我看到这盆兰花,心想:与其就这样让她枯萎死亡,倒不如放手一搏,也许还能“借尸还魂”,让她重返生机。于是,我拿起剪刀,狠狠心,“咔嚓”几声,把所有行将枯萎的叶子全部剪掉,留下光秃秃的几个芽苞,同时,松了松原本板结的泥土,放在南向入户阳台通风透气的柜面上。

以前,我养过多盆兰花,春兰、寒兰、建兰、墨兰,且大多是朋友的一片心意。但久而久之,不知怎的,这些兰花总是无疾而终,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些兰花开枝散叶,遑论开花满室香。于是,我对兰花虽爱,却总是无能为力而苦叹。

我对兰花的追寻曾是多么狂热!古人云,“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兰花的独特芳香沁人心脾,也以兰文化所附丽的高洁品格令人景仰,兰花所展示的人文精神常常成为君子立德立言的意向追求。因此,我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南天拭剑》(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就是以兰花及其深厚的兰文化底蕴为质介,描述了人间万象的恩怨情仇。此后,兰花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植下了根。每遇兰圃或兰花,我都要静静地闻香识瓣,讨教植兰方法,主人常常比画着手势,声音铿锵顿挫,末了还不忘鼓励一番,“不难的,一定可以种好的”云云,有时还亲自挖一袋腐殖的泥土送我,我也是信心满满。

然而,理想总是那么丰满,现实却是那么骨感。现代人居都是四四方方的盒子式寓所,朝向、采光、通风也依楼层的高低不同而有所变化,显然,习惯了自由生长的兰花一旦移栽到室内或阳台,这就如同一个喜欢做梦的感性女子与压根儿就不喜欢的男子过生活一样,屋内空留惆怅的苦叹,圣洁高贵的兰花同样遭到灭顶之灾。日复一日,失却了向上的斗志,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只能作为残存在心灵深处的记忆罢了。

面对兰花的窘状,换位思考多么重要!

明明看到了兰花枯萎的苗头而放任不管,这是消极的态度;还有一线希望也绝不放弃,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本真。

许是我换了兰花生长的环境,许是兰花更加适应了我家的气息,许是我把那些行将枯萎的叶子一股脑儿剪断,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剪断一切可能阻碍观瞻和发挥灵性的要素,兰花终获新生,绽放新芽。

我想啊,我家的这盆兰花,有了足够自由的空气,一定能焕发生机,以至绿意葱茏,叶叶交通!我是信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