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继企业开办时间方面的探索后,龙岩的审批办理时限马不停蹄进入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

办理建筑许可方面,全市房建市政类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和小型工程、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审批时限分别控制在84个、65个和45个工作日内,分别比省定减少6个、5个、5个工作日;

获得电力方面,全市160千瓦及以下低压小微企业获得电力平均时长降至3.98个工作日,10千伏所有高压客户获得电力平均时长降至32.68个工作日,分别比省定减少11.02、5.32个工作日;

登记财产方面,所有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均已缩减至4个工作日内,比省定减少1个工作日,63项登记业务中有26项实现“一小时办结”、20项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17项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

纳税方面,通过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19年度纳税人满意度综合得分89.79分,居全省第三;

跨境贸易方面,进口整体通关时间9.2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74小时,分别比去年同期缩短225.78小时、1.53小时等。

……

做好改革“乘法” 放大叠加效应

2019年5月,市政府决定在中心城区推行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不动产登记工作。通过实行不动产登记主动提前服务,确保开发企业在向购房人交房的同时即可交付不动产权证书,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切实维护开发企业和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这项改革举措为福建省率先、全国领先。当年6月,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了我市的这一创新做法。

我市在落实“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创新“大招”还有许多:

企业开办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全部实行即办;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在全省率先推行建筑施工企业以银行保函、保险保证和担保保函等第三方担保形式缴存工资保证金,在全省率先开通“龙岩e仲裁”网上服务;政务服务方面,在全省率先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包容普惠创新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保卡“一卡通办”多项功能应用,在全省率先发出第一张第三代社保卡等。其中:“惠企政策兑现窗口”、社保卡“一卡通办”等多项改革举措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肯定。

此外,我市主动对照供全国复制推广的13项改革举措、供全国借鉴的23项改革举措,形成整改清单,深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废止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78件、修改16件。

做好部门“加法” 注重合力共为

5月9日,市发改委收到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关于《龙岩市2020年第一批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涉及新罗、上杭、武平、连城、长汀、漳平、永定等地,项目总数达2000余个。项目如此之多,存在报建频次多、成本高等问题,如何报批?多久能批?

市发改委了解到情况后,一方面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对报建的2000余个电网项目,实行以“工程包”方式整体打包、一次报批、分批实施的方式进行核准,大大减少项目核准频次和报建成本;另一方面推进审批时限再压缩,于5月11日完成了核准。

优化营商环境已然成为全市各部门工作的重要议题,合力共为之下,龙岩的营商环境加速变优——

市发改委会同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等32个市直部门归集信用信息156.3万条,实施联合惩戒5412次,成功修复失信记录138条;

市税务局大力拓展PC端、手机端、自助端以及“e龙岩”等“线上”办税渠道,推动支付宝、微信、银闪付等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缴纳,全面推广电子发票,让纳税人实现办税“不跑不等”。

市公安部门通过举办全市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推行公章刻制网上自助办理;

市电力部门推行低压业扩“三零服务”、高压业扩“三省服务”,组建业扩勘查“1+2”服务团队,实现龙岩市辖区范围高压申请容量在1600千伏安及以下的供电方案现场“一岗制”答复;

市人社部门积极推广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培训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校企对接的渠道,引导毕业生本地就业;

市商务部门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促进利用外资稳定规模、提质增效、优化结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

2019年,我市在全省设区市营商环境指数考核中居全省第五,城市信用全国排名94名(上升125名),达2016年以来全国排名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