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小池调研


图为邓子恢回到龙岩与乡亲们在一起。(资料图)

□ 陈健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社论。3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严厉批评了中央某些领导脱离实际,头脑发热,胡吹乱讲,搞瞎指挥的现象。同时,毛泽东表扬了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同志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赞扬他是“农村工作专家”。毛泽东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邓子恢同志为榜样,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邓子恢同志深受鼓舞。广州会议一结束,他就带领工作组前往福建漳州调查研究。当时,邓子恢同志身体不好,工作组的同志认为,不必亲自回家乡调查,然而他却态度坚决地说:“家乡群众来信反映有困难,我一定要去看看。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我更应该去看看,这是我的责任。”

邓子恢同志知道,“浮夸风”、“共产风”盛行时期,龙岩的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群众缺吃少穿,许多人营养不良患了浮肿病,他心里十分不安。4月15日,邓子恢同志回到了龙岩,在其后的20多天中,他先后到了东肖、湖邦(今龙门)、曹溪、小池、城关(今中城、南城、东城、西城街道)等公社召开社、队干部座谈会,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接待络绎不绝的父老乡亲的探视、来访,叙叙旧情、解解疙瘩。他的到来,给龙岩人民带来了温暖和鼓舞。

对于小池,邓子恢同志是熟悉的。早在1927年,他就在小池开展农民运动,与这里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许多熟悉的战友与同志。他一到小池,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就头戴草帽,拄着拐棍,在公社周边的田间地头察看庄稼;去附近队里的食堂询看大家的吃饭问题,倾听社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访问了老接头户以及基层干部、老农,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在坝墟,看到一个卖肉摊点人声鼎沸,很是热闹,他驻足观看,方知是在卖牛肉。邓子恢同志心里想,龙岩这一带的民众平时以食用猪肉为主,所饲养的水牛主要用来耕田,少养菜牛,为何会宰牛卖肉呢?于是他来到摊位旁,与摊主了解,知道了牛的主人由于家中急需用钱,便将其杀了换取现金,以应家中之急。再细问,知道了牛肉的价格不菲,一头牛的牛肉卖出去的收入可以买到相当于一头半的活牛,利润十分丰厚。邓子恢同志了解这些情况后心头一紧,心想,农民种田,主要靠牛耕地,牛是农村的“主劳力”,牛肉价格高而活牛的价格低,会引起其他养牛户的效仿也将耕牛宰杀,换取现钱。如果是这样,今后牛将会大量被杀,耕牛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邓子恢同志想到此,为今后农村无牛或少牛耕田感到担忧,心想一定要想出一个好的办法,保护好耕牛以利农业生产。于是邓子恢同志在龙岩调研结束后,立即向中央提出保护耕牛的建议,出台了“耕牛应归生产队所有”的保护办法。

在小池平原片的几个大队实地调查后,调研人员回到公社召开有社、队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邓子恢同志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大家畅所欲言,让与会的人员踊跃发言,然后邓子恢同志帮着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座谈会上,大家对集体办食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后来他向中央大胆提出了停办集体食堂等建议。他还向大家宣讲中央出台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希望大家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六十条”为指导,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争取主动,渡过难关。

上午的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在小池公社的食堂用餐,每人安排一碗面。由于人数较多,餐桌不够,大家站着或蹲着就餐。当地干部考虑到邓子恢同志已经65岁了,又是国务院副总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大官”,便安排了一张餐桌让其坐着用餐,但他却不服从“安排”,平易近人,端着碗来到干部中间,同大家一起边吃边谈,告诉同志们:“中央领导为了和人民一起度过暂时的困难,毛主席和我们都带头降低了工资,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困难很快就会克服,农村情况一定会好起来。”

邓子恢同志始终没有忘记革命战争年代曾经为革命作出贡献、与自己共同战斗工作过的战友与同志,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像阳光一样播撒到他们的心田。在小池期间,他利用午餐结束后短暂的歇息时间,向社、队干部询问了小池山区一个大队廖、陈俩同志(夫妇)的情况,并告诉说,在1930年代初,廖同志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工作,当时陈同志也在瑞金,我与他们相识,后来红军长征了就各奔东西。1956年回龙岩参加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时,打听到他们夫妇俩又重新加入了党组织,感到很高兴,不知他们现在情况如何?知情的社、队干部当即回答道:“解放后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山区缺干部,前几年,组织将他们夫妇俩从财政局、妇联安排回所在的地方担任大队干部了。”邓子恢同志听到了他们夫妇的最新情况,知道他们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工作,甚为欣慰,连连说“这就好,这就好,我也就放心了。”

邓子恢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深入实际、发现问题,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同志,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他熟悉农村和农民,与他们有着天然的感情,向中央提送的许多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大都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心愿,有利于当时农村的发展。中共“一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董必武同志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崛起闽西有俊声,肯挑重担任批评;忠于革命忠于党,应是毛公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