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枫桥经验” 打造“豸调解”品牌


□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陈建

“现在,法律服务变短的是距离,变好的是质量,不变的是初心。有了律师全程介入、化解矛盾纠纷,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近日,连城四堡上枧村的村干部对记者说。

2017年春,该村村民邹某因开荒的果园被征用,就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问题,与第三村民小组发生纠纷,并多次到村部及镇政府上访。今年1月,村法律顾问童律师到四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现场解答双方法律问题,准确运用相关实施条例,指出“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终结了两年多的争议纠纷。

近年来,连城县司法局利用律师资源优势,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和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着力打造了该县律师“豸调解”品牌:即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律师直接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全过程,实现了解纠纷更全面、把握争议焦点更准确、运用法律更精准、当事人更信任、成效更明显的目标。近两年,律师直接参与化解纠纷16起,调解成功16起,调解成功率100%;调解协议履行到位的16起,履行率100 %。

开展特色服务,打好基础是关键。连城县司法局组织全县5个律师所14名律师成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团,分片承担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事项,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定途径反映诉求;法律顾问团实行定期值班制度,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巡诊机制,自启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巡诊制度以来,共开展巡诊2000余次,接受咨询12000余人次,解决法律问题800余个。

该县先后探索建立了8项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响应机制,通过调查取证、归纳争议焦点、法律指引运用等对纠纷全程进行法律“把脉”,由律师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后和调解员共同调解纠纷,通过回访了解当事人对调解服务的满意度。为做好保障关,去年县财政拨付村(社区)法律顾问经费19.76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服务予以适当的补助,进一步提高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