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推进“亲水互助”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钟玲芳)昨日,笔者走在武平县中堡镇互助村的亲水步道上,微风吹过,杨柳轻拂,河面上荡漾着粼粼波光,眼前一派旖旎风光。在这美景的背后,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村,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努力模样。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互为表里。互助村扎实开展“一河两岸三园四景五种六养”的“亲水互助”项目,着力打造湿地观赏、休闲、康体、旅游于一体的滨水生态乡村,大力实施危桥改造、道路拓宽、绿化、美化改造提升工程,开启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新征程。

“在村庄里就能看风景,感觉挺好。”周末前来游玩的潘女士正在亲水步道拍照“打卡”发朋友圈:“村子变美了,很值得记录。”

互助村按照“政府投入一点,企业投入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村民捐赠一点”的原则,稳步推进“亲水互助”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380万元,完成了健身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场、景观台等多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互助村外出乡贤、 软银(中国)执行董事潘政荣为村庄捐赠20万元用于廊桥建设,目前廊桥正在厦门打造,不日将运回互助安装。古朴典雅的廊桥将与清新优美的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观光的新景观。如今的互助村是一个百姓看得见走得进的公共空间,是真正意义上“会呼吸的亲水互助”。

互助村是典型的山区乡村,地处中堡镇北部,距镇政府7.5公里,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的东面,是梁野山下的一颗明珠,今年被命名为首批“福建省森林村庄”。

“今年我们村大力发展‘一鸡一果’项目,现已建成象洞鸡科普园和体验园,连片种植黄金果近200亩。”村支部书记潘诗宝说道。为让游客能够四季采摘,互助村还引进建设了台湾甘蔗园和圣女果园,建成吃、喝、娱、乐、购一体的“亲水互助”。

借助地理和生态优势,互助村发动村民将盘活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种养,按照“五种六养”模式,打造“四季采摘园”,带活“美丽经济”,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业体验、森林农庄、民宿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