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场长 蓝文丰:

深化“四库”联动 探索生态共富


“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作为全省经营面积最大的省属国有林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28.27万亩森林资源,以人才、技术优势为支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周边7个乡镇37个行政村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协同发展。”在登高访谈现场,蓝文丰介绍道。

他介绍,通过技术赋能探索森林“四库”联动,共富实践成效初显。一方面,以林

场森林资源夯实“水库”“钱库”“粮库”。充分发挥林场优质的自然生态禀赋,持续筑牢“水库”生态屏障;通过造林、抚育等工程,发展林下经济充实“钱库”“粮库”,真正实现“林子长起来,百姓腰包鼓起来”;另一方面,融合森林研学,激活“碳库”价值。今年林场完成了首单10万吨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交易金额达226.8万元。同时,依托森林驿站等优势,建设了研学基地,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

“我们通过‘林场+企业+村’形成‘林农出地、林场经营、效益共享’合作模式,整合7个行政村9398亩碎片化林地形成共富林,企业每年分红近2万元,村集体每年地租收益近5万元。”蓝文丰分享了当地林业产业机制改革经验。在此基础上,林场还充分结合生态禀赋与畲族文化资源,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森林康养及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多元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生态资源持续惠民富民。

“但林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经营区稳定性、资金链压力及产业链延伸等问题,亟需依托上级政策和林场生态、资源、人才优势破局。”蓝文丰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良策:

一是强化技术输出,激活产业动能。推动国有林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深度合作,重点推广种苗繁育、营建针阔混交林、林下经济等成熟技术,辐射带动周边特色种植业发展。

二是打造研学融合新载体。整合瑞都台湾农创园、畲族文化等特色资源,配套完善工会驿站、森林驿站、警务驿站等基础设施,构建“生态+文化+教育+研学”多元体验空间。

三是共建产业生态联盟。联合发展宣草花、林场花化彩化香化示范区等,整合森林步道、周边瀑布景观,开发森林康养走廊,形成生态旅游闭环,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共富。

(龙媒体记者 罗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