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下洋聚焦“养殖供应链、产业融合链、品牌价值链”,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升级——
“三链同构”打造肉牛金字招牌
■龙媒体记者 陈志强 罗姝
昨日,在永定区下洋镇集镇中心,工人们正抓紧对“牛气冲天”一条街进行施工建设,建成后下洋肉牛消费将再添理想场所。这是该镇发展肉牛“土特产”赋能乡村振兴特色之路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该镇聚焦“养殖供应链、产业融合链、品牌价值链”,以“三链同构”路径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升级。去年该镇肉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68亿元,年加工产值5.41亿元,产品附加值较初级农产品提高320%,直接带动9000余名本地农民就业,辐射周边1.37万名群众参与产业链分工,拥有10余家龙头企业。
下洋肉牛金字招牌持续焕发光彩,得益于该镇重抓补齐肉牛养殖供应链短板、做强产业融合链条、塑造品牌价值链形象三篇文章。该镇着力培育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促成2家标准化、专业化养殖企业落地;组建省级光明肉牛产业化联合体,超百户家庭农场主通过联营模式实现户均年增收3.2万元。
有了稳固的养殖基础,产业融合便有了发力点。该镇依托“下洋光明”集团实施“中央厨房+”战略,建成先进的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做足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从牧场到餐桌的食品工业化体系,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和年轻群体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2024年7月新厂房投用后,牛肉丸的日产能从500斤提升至1—2吨。升级改造后的生产线,把传统冷冻牛肉丸升级为即食款,还新增了麻辣等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并通过国家SC认证顺利进入商超。”龙岩牛客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祖明介绍,他们目前已搭建直播间,准备邀请专业团队,进一步拓宽线上销路。
“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沐侨乡温泉,尝牛系列美食”。该镇持续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着力培育“美食+温泉+土楼”主题旅游线路。目前该镇限额以上牛肉餐饮企业9家,成功创建拥有100余家餐饮店的“牛系列”美食一条街和市级夜间经济特色街区、省级商务特色镇,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衍生消费收入突破亿元。该镇还积极打造全牛宴美食品牌,积极推动肉牛品牌认证,打造永定肉牛文化品牌和“全牛宴”美食IP,“全牛宴”涵盖从牛头到牛尾的数十道经典菜品。创新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系统开展品牌价值宣介,自品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肉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谈到今后肉牛产业的发展思路时,镇长廖利红说,下洋镇将继续做好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升级文章,不断提升肉牛全产业链支持精准度,围绕“全牛宴+温泉+土楼”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形成以客家文化为灵魂、“美食+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让肉牛产业既接“地气”又有“朝气”。
记者手记
下洋肉牛产业之所以能在我市乃至周边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除了有肉牛养殖、传统加工外,还不断地补齐产业的短板,致力于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在于不断延长肉牛产业链条,提升肉牛产业精加工水平,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打造名闻遐迩的金字招牌。下洋的发展经验成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