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利用无人机运输破解高边坡施工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 陈惠 张辉)近日,在G235线漳平溪南镇后溪段公路边坡施工现场,一架双轴四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仅用一两分钟便将施工材料精准投送至40多米高的陡峭边坡顶端。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漳平成功利用无人机技术攻克高边坡运输难题,为传统公路养护注入“智慧动能”。

受常年雨水冲刷影响,G235线溪南镇后溪段边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漳平施工部门采取土石方卸载、新建挡土墙、坡面植草等综合治理措施,但传统人工运输效率低、安全风险高。如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以往完成同样任务需5人协同作业,现在仅需2人操控无人机就能轻松搞定。”无人机操作员李林生介绍,这种“更高、更快、更准、更安全”的运输方式,不仅突破垂直运输瓶颈,还大大提升边坡加固、落石清理等关键工序的效率。

作为低空经济在公路领域的重要实践,无人机运输为高陡边坡治理提供了科技范本。漳平将探索扩大无人机在巡查监测、应急抢险等场景的应用,推动“智慧公路”建设提质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