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工业绿色转型增效又“低碳”
本报讯(通讯员 袁宏珍)近日,笔者走进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的福建铭麟科技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崭新的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正操作机械臂将一袋袋过硫酸铵产品封装下线。这些化工新材料,即将发往东南亚等地。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铭麟科技用一组组亮眼数据诠释了绿色转型的实效:通过采用电解槽封闭隔膜管电解法,电流效率提升至75%~80%;采用焊接法制备铂包钽包铜及石墨电极,较传统铝基电极可节约近14%能耗且使用寿命更长;优化公辅设施运行后,电能消耗减少4%,水循环利用率达70%~80%。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使企业过硫酸铵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行业标杆值低5.6%,成功斩获2024年度能效“领跑者”称号。
铭麟科技的绿色蝶变,是上杭县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上杭县以能效提升行动为抓手,构建“节能监察+节能审查+能源审计”监管体系,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生产流程优化实现降碳增效。这种推进策略,在金属冶炼领域同样结出硕果:紫金铜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改升级,完成了阴极铜生产线低碳、清洁、绿色、智能升级改造,企业综合能耗下降1.1%、碳排放强度降低3%,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减碳效益双提升。政策层面,上杭县实施“政策激励+市场引导”战略,县工信科技局为企业量身定制绿色改造方案,对采用环保新技术、新设备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实施梯度奖补。“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6家省级绿色工厂和1家省级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政策激励效应显著。”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建立绿色制造正向激励机制,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全县工业领域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这种政企协同的转型模式,不仅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更在产业层面催生出循环经济新范式。在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正奏响绿色进行曲——金铜冶炼产生的“余热”通过管网输送,为周边企业提供原材料:副产品硫酸延伸出锂电新材料产业链,磷石膏废渣经加工转化为新型墙体材料。这种“上游企业副产品成为中游原料,中游产品支撑下游应用”的生态体系,真正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