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公安『青春未爱 』女子办案队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女警深入学校开展摸排走访。

办案队女警江滢荣与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

“青春未爱”女警深入学校与老师、家长和学生交流。

龙媒体记者 林慕琪 通讯员 黄金霞 张桂荣 文/图

“父母爱的是你,不是你的学习成绩......”7月14日上午,在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未成年人一站式帮扶工作站”里,“青春未爱”女子办案队女警江滢荣正在耐心开导女孩。原来是因为中考出分后,考试没发挥好的小李怕妈妈责怪,日渐焦虑,所以找到了常去学校给她们上课的女警。在这里,心理咨询、布艺沙发、警察公仔......整个工作站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于2023年4月在全市公安系统率先成立的首支“青春未爱”女子办案队,日常工作由分局刑侦大队管理,业务工作由分局法制大队指导完成。办案队由综合素质过硬的10位女警组成,队长由有近20年刑侦工作经验的分局刑侦大队综合勤务中队中队长刘桃荣担任,平时她们在各自岗位上耕耘,一旦需要,就默契地赶赴工作站,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办案及帮扶救助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该办案队成功帮扶了36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其中3人考取大学。凭借出色的业务工作,2025年,“青春未爱”女子办案队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秉公办案 温情帮扶并举

“有些队员此前不是从事办案工作,在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帮扶方面却有特长。这支队伍里大家取长补短,不仅要将案件办好,更将帮扶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办案工作的延伸。”队长刘桃荣说道。她是一名资深女刑警,既有秉公办案的本领,又掌握了温情执法的办案技巧。

“案件有新进展,发现新的线索!”

“其中一名当事人苗苗(化名)很抗拒,回避民警。”

刘桃荣和队员们迅速“备课”,了解苗苗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充分做好心理疏导前期工作。在有专业心理咨询资质的队员的指导下,大家不断向苗苗传递温情。一次,二次,三次......苗苗内心的坚冰慢慢化开了,她终于敞开心扉,向民警透露了深藏心底的秘密。

案件办结了,女子办案队对苗苗的关爱并没有止步。为确保苗苗过上正常的生活,女警制定了帮扶计划,轮流排班分工,时常关心问候苗苗,经常给她讲励志故事,还帮忙提供职业规划咨询。

“姐姐,我找到工作了!实习期已满刚转正。谢谢姐姐们......”苗苗主动报告喜讯。听着电话那头苗苗欢快的声音,刘桃荣长长舒了口气,经过近半年的温情滴灌,苗苗终于“开花”了。放下手机,她迅速找出苗苗的帮扶档案,将她的良好进展一一记下。女子办案队专门建立了一人一册的帮扶档案,通过及时掌握帮扶对象情况,实时跟踪帮扶效果,将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警察妈妈”呵护年幼心灵

“来,和姐姐一起玩沙盘。”一位妈妈带着未成年女儿前来报案。初步了解情况后,看着眼前显得沉默寡言的女孩,女子办案队队员黄顺玉心中五味杂陈。当天不是她值班,但考虑到自己母亲的身份可能有利于沟通问询,她主动向队里申请参与查证问话。

女孩始终缄默不语。沟通经验丰富的黄顺玉采取迂回战术,将她带到心理沙盘边。好奇心的驱使下,女孩似乎表现出了兴趣。黄顺玉敏锐捕捉到这一细节,立即从介绍沙盘功能打开突破口,逐渐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历经3个半小时,最终成功完成询问笔录的制作,为后续的侦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女子办案队中,大多队员都已有家庭和子女。身兼多重身份让她们一次又一次化身“警察妈妈”“知心姐姐”,充分发挥共情度高、同理心强、善解人意等优势,帮助指导亲属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助力案件顺利办理。

“我们会把每个未成年人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交流中不断分享亲情,让她们感受到正在被家人接纳和理解,这样才能融开心里的坚冰。”黄顺玉表示。

守护正义 汇聚法治力量

“在女子办案队参与办案和帮扶后,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感。”郑婉晖曾经是宣传民警,入警以来一直从事文字材料工作。被遴选进女子办案队后,为尽快进入角色,她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于202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队里还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融合了侦查、文字、心理和法律等优势资源,汇集法治力量,有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建队之初,女子办案队就聚力“多维度”提升保护未成年人执法成效,依托未成年人案件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厘清诉讼环节证据标准、程序衔接等细节问题,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同时,充分借助区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邀请妇联、教育等部门专业心理老师对女子办案队员开展心理学知识培训,提升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测试和疏导能力。

女子办案队还通过法制讲堂、案例剖析、送教上门、观摩庭审等形式,在队伍中常态性开展培训,提高基层所队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此外,女子办案队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深入校园、社区,以法制宣讲、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定期深入讲授宣传法律知识,当好法治教育的“辅导员”、依法治校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