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

产业融合鼓起钱袋子


通讯员 林晗 文/图

近日,踏进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千亩灵芝基地,一眼望去是漫山茂密的树木,每一棵树下都“躺卧”着三五株紫灵芝,捷文村林农谢春荣弯腰拨开白色塑料袋,露出今年新冒头的紫灵芝。

“过去村民靠砍树挣钱,林改以后这片林子漂亮起来了,大家种起灵芝、香菇,每年我家能有10来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谈及林改,谢春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砍树人”到“护林人”的转变,折射出这个闽西小山城探索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平县以“六个共富”破局探路,在“思想共富、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城乡共富、改革共富、文明共富”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在青山绿水间交上一份“水秀林美村庄净,人和业兴思想新”的共富答卷。

土特产变身“香饽饽”。武平县依托丰厚的森林资源,深挖“土”的资源,提升“特”的价值,培育“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万安镇的紫灵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撑起18.25亿元的品牌价值;桃溪镇培育的108个优良茶树品种闻名遐迩;湘店镇的羊肚菌让“冬闲田”变“致富田”;东留镇依托富贵籽、芙蓉李等特色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融合、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路......

家门口捧起“金饭碗”。眼下正值鹰嘴桃初收时节,在城厢镇尧禄村的千亩桃园里,当地村民和附近的游客正摘下饱满鲜嫩的鹰嘴桃轻轻地放进筐里。过去靠赶集散卖的水果,现在装箱打包,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链,村民在家门口、桃园里架起“抖音直播”让土特产“奔向”千家万户。尧禄村村支书陈其富算了一笔账,“近年来,平均每年全村的鹰嘴桃总产值都能突破650万元,让200多户村民富了口袋。县里还帮我们打造了乡村旅游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武平县相关领导表示,提升乡村振兴的“创造力”,要做好“融”的文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挖掘乡土元素,拓展乡村民宿、休闲露营、研学教育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互促互融。培育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金牌旅游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8个,打造了云中村寨、客家桃源、桃溪茶寮、水墨阳民等一批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2024年,全县接待乡村旅游人数382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1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