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梳理必备知识 针对目标强化训练

——化学高考冲刺复习备考建议


吴菊华

高考化学既考查同学们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又考查化学思维及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高考冲刺阶段的化学复习备考,应摒弃盲目刷题的不良习惯,遵循“系统规划、精准突破、提效稳心”总原则,注重夯实基础,深度解析错题,分层针对训练并做好时间管理等,从而有效提升自主复习备考的质量与效益。

一、系统梳理必备知识,构建模块化知识网络

考前的复习备考,抓住70%基础题的得分是关键。后期自主复习时,要强化必备知识的记忆,如重要的化学概念与原理、常见官能团性质、有机反应机理、实验操作规范等。当然,梳理记忆必备知识,需要重理解、抓关联,而不是零散记忆。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应采用“元素中心辐射法”构建知识网络。即以某一元素为核心,向外拓展其化学性质、反应转化、制备方法、具体应用等,达到模块化记忆与快速迁移的效果。当然,后期备考复习,还应注重书写细节。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注意溶液酸碱性(以补齐H+或OH—等),并注意电荷守恒等细节。

二、高效利用错题资源,培养解题思维模型

错题本不只是错误集合,更是思维提炼的宝库。自主复习时,首先要对错题进行分类管理。如用红、蓝、黄三色标签标注概念混淆、计算失误和思维盲区,并依据高频考点(如平衡常数、同分异构体书写、基础实验等)进行错题专题归纳;其次要结合错题整理,提炼通用解题模板。如构建“目标—试剂—现象—干扰”的综合实验解答路径,总结“三段式+单位检验”的化学平衡解答基本流程;最后还要进行错题的变式训练,将经典错题在条件、题型或设问方式上进行适度改编,并与高考真题相结合,确保每个重要知识点至少进行三次变式训练,有效突破薄弱环节。

三、针对目标强化训练,强化规范答题意识

后期复习,应结合自己的高考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对于以“双一流”高校为目标的学生,应集中精力攻克化工流程题、化学理论题、化学实验题和有机转化题等非选择综合题,每日限时练习1-2道,重点突破情境任务关联、解答思路规划、详细解答过程以及结论逻辑严密等方面,并形成“题干关键词—考点对应—答题模板”三段式答题框架。而以普通院校为目标的同学,则应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中的基础部分为主攻方向,每日精练5道左右的选择题、2道左右的非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确保高频考点逐一过关,并总结梳理高频考点的考查角度、知识关联、解答思路等。

四、科学规划时间安排,调整备考节奏心态

临考前,应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时间,才能有效提升效率与抗压能力。对于日常自主学习,建议采用“10+30+30”时间分配法。即早晨用10分钟记忆零散的化学知识,白天争取约30分钟的限时训练,晚间用约30分钟复盘错题并完善知识网络或答题模板。每周应结合学校安排或自主安排至少进行一次高考全真模拟,并以“错题进步日志”记录学习进步或改进情况,确保心态平稳。此外,要充分利用傍晚的时间进行适度的训练或快步走,睡前尽量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深呼吸或正念放松训练,对有效消除学习疲劳、缓解高考焦虑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系龙岩二中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