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龙岩农业高质量发展


俞桂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其中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包括通过利用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提升农业生产力,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龙岩作为福建的重要农业产区,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上,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突出体现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农机装备更新、农业企业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当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就要聚焦农业生物技术、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以创新赋能,推进龙岩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结合农业发展地域要求,培育创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市农科所农业科研优势,加快优质稻、高产甘薯等农业新品种选育,运用好“南繁硅谷”作用,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包括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等指标测定;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效率,保障质量安全,比如,广泛推广市农科所完成的省科技厅星火项目“甘薯龙紫9号高效烟薯套种技术研究示范”的创新栽培技术。同时,要发挥好全市供销社在加快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及构建农产品、农资现代流通网络等独特作用。

二要升级农机新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动金融机构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的投放力度,把装备更新农业机械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加大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深入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农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的精准度,推进龙岩“智能水肥一体化”“无人化农场系统”“北斗导航精量播种”等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要培育领军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重点开发农业专属信贷产品,推出基于农产品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的贷款业务,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开发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深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为领军农业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推进福建正大食品、龙岩沉缸酒业、客家爱情(福建)食品、闽雄生物科技、九鼎生物科技等农业企业品牌建设及产业化的纵深拓展。同时,创新招商模式、深挖潜在资源,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锚定“招大引强”目标,推动引进优质项目。

四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着力培育“向农而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依托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农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专业,如智慧农业系统应用、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深入组织农业企业与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学生深入农业企业实习,参与数字农业项目实践。同时,邀请专家为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开展数字技术培训,结合本地特色农业生产,传授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等实用技能,为农业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

(作者系福建古田干部学院、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经济与公共管理学教研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