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今年来我市“转场检验”进口铜精矿超万吨
本报讯(龙媒体记者 施薇 通讯员 林雄兴 燕翔)3月14日,位于上杭县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一片繁忙,1380吨转场检验的进口铜精矿经龙岩海关关员检验监管后顺利放行。今年以来,我市“转场检验”进口铜精矿已达1.1万吨,突破万吨大关。
“转场检验”全称“进口集装箱装运铜精矿转场检验”,是指海关在卸货口岸完成放射性检测、固体废物排查等初步检查工作后,货物即可提离港口转至企业专用场地,海关在企业专用场地完成后续取样送检等监管工作。该模式可减少进口货物拆箱倒运等环节,降低企业货物损耗,加快货物通关进程。
去年4月,全省首个“转场检验”试点落地我市,龙岩海关优化顺势监管模式,一次开箱即可完成固废排查、实验室检测、证单签发、货物放行等全流程检验监管工作;优化“预约送检、即检即放”工作流程,实验室检测时长由3天压缩至1天,通关时长压缩50%,做到“即报即转,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同时,为确保试点取得最大成效,该关同步开展通关时效和物流费用对比分析,经反复论证测算,于去年12月成功推动海关总署函复同意在原试点铁路运输基础上新增汽车运输方式。
今年以来,铜精矿国际市场供应不足,为保障原料的供应,企业海外自有矿山产出铜精矿进口量需求增加。试点企业今年度主要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实施转场检验,根据生产计划,全年可节约物流成本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