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灯谜盛会
张颍 绘
■ 林建华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元宵节的第二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学校又一次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竞猜灯谜乐校园 民俗文化润心田”灯谜盛会。
一走进校道,映入眼帘的是同学们利用寒假自己动手制作的创意花灯,红的、蓝的、黄的、粉的......五颜六色,绚丽夺目;圆形的、长条的、四方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每一个创意花灯的下面都悬挂着一张精美的纸条,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谜题,有字谜、成语谜、动物谜、植物谜、龙岩方言谜......下面还系着五彩的流苏。这些创意花灯用长绳相连,挂在榕树腰上,远远望去,如一条彩色长龙蜿蜒盘旋在校道上,壮观又美丽。
同学们一队队、一群群,在校道上来回穿梭,或低头沉思,或悄声探讨......一条条谜题在指尖辗转,一场智慧的比拼在春风里悄然展开。瞧!有的同学弯着腰,目不转睛地看着灯谜,情不自禁地把谜题读了出来;有的同学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谜底,急得抓耳挠腮,竟把头发抓乱了,像一朵盛开的蘑菇;还有的同学一言不发,死死护住自己正在思考的谜题,生怕被其他同学捷足先登......不一会儿,同学们有的面露喜色,有的莞尔一笑,有的手舞足蹈,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下谜题,紧紧地攥在手里,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向兑奖区,心急如焚地排队等候领取盲盒奖品。
兑奖区的老师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个身穿汉服的女生手里抓着一大把精美的纸条,像只漂亮的花蝴蝶一样飘到第七兑奖区蒋老师身边,连珠炮似的说:“门市结合(打一字)——闹;看月亮最大的地方(打一地名)——月球;千个万个小兄弟,包在红皮里透不出气(打一水果) ——石榴”......精明干练的蒋老师立刻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并说:“行了,行了,留点机会给别的同学吧!”汉服女生迅速从桌上抽了三个盲盒后翩然走了......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同学怯生生地说: “不关水龙头(打一成语)——放水自流。”评委老师微笑着摇了摇头,她急忙改口道: “放它自流。”评委老师和蔼地鼓励她说: “再好好想想,只差一点点。”一个高个子男生已经兑了五次奖,这下又探着头、迫不及待地说:“老师,老师,自相矛盾打一地名,是不是河南的开封啊?”温文尔雅的林老师见状,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百发百中,你用了什么妙招?”那男生洋洋得意地说:“我料到今年学校肯定还会举办灯会猜谜活动,早就做好功课啦。”
琳琅满目的花灯在春风中摇曳,映衬着孩子们喜气洋洋的笑脸,孩子们和着喜庆的乐曲,那样开心地跳着、喊着。元气满满的老师们也闻声而来,加入这别开生面的灯谜盛会......我不禁想起了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来:“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