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城名片——“采茶灯”
■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 六年级(2)班 林上微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篮儿来采茶,片片采来片片香,采呀,采呀,片片采来片片香......”
为了庆贺我的小侄子出生,一群喜婆婆走进了我的老家,为我们跳起了一段采茶扑蝶的舞蹈。没错,她们跳的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岩民间舞蹈《采茶灯》。
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演绎了由茶婆领头,姑娘们在茶园中采茶的情形。采茶灯于19世纪中期开始在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流行。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龙岩采茶灯曲调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入场曲目之一。2014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在厦门举办的金砖会晤的晚宴上,龙岩采茶灯作为世界名曲,与《鼓浪屿之波》一同演奏,享誉世界。
两年前我到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参加小记者研学活动时,第一次接触到《采茶灯》,那时它就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时常萦绕在耳边。
去年,在我们学校开展的“大爱龙岩·采茶灯文艺教学进校园”活动中,我又一次欣赏到了这风格独特的舞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采茶灯的起源、音乐及采茶手势。我对《采茶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想学跳“博灯啦”(《采茶灯》的龙岩方言),于是就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把花折扇,学习起采茶扑蝶的动作来,别看动作简单,想跳出神韵来可不容易呢,我练习了好久,也才学会一招半式,看来想要跳好“采茶扑蝶舞”还要勤加练习呀!
现在很多学校在课间都做起了《龙岩采茶灯》广播操,同学们舞动着充满民俗特色的扇子,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中,跳着整齐划一的舞步,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将我们的非遗文化传承了下去。
通过了解《采茶灯》的历史、学习《采茶灯》的舞蹈动作,我深深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要学习更多家乡的非遗文化,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粒火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点评 小作者从龙岩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博灯啦”说起,向我们介绍了《采茶灯》的历史,并亲自学习《采茶灯》的舞蹈,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大家学习!
(指导老师 蒋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