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

用心织好调解“三张网” 巧解婚姻家庭“纠纷结”


通讯员 陈天长 傅联

2024年夏初,马某在其妹陪同下到长汀县妇联求助,诉求帮忙调解“离婚不离家”家庭纠纷。县妇联调解员了解到,女方负责孩子起居生活,婚后都是居住在公婆家。于是做通其公婆、小叔子工作,达成马某离婚不离家的诉求,实现了家庭和谐。这是该县用心织好调解“三张网”,巧解婚姻家庭“纠纷结”的缩影。

共建保障网 平安港湾有守护

长汀县设立三级调解组织,筑牢网络“据点”。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个县级婚姻家庭纠纷受理窗口,18个乡镇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400余个婚姻家庭纠纷维权工作站、9家企业成立家事纠纷调解室,切实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网络。组建“1+N”工作队伍,提升调解“战力”。组建“专职干部+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社会组织”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队伍,为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提供多元、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从事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的专职调解员313名,兼职调解员706名,调解志愿者1447名。开展多样法治宣传,吹拂和谐“家风”。拓展“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法律七进”活动以及“三八妇女节”等重大时间节点,以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猜、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妇女维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妇女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2023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婚姻家庭、妇女维权方面法律宣传58场次,涉及群众2.3万余人次。

共织防御网 稳固关口保安宁

民政疏导“端口”,唤醒结婚誓言。在婚姻登记中心专门设置婚姻调解室,将人民调解前置于离婚冷静期,通过现场以案释法,提供心理疏导,及时化解一批婚姻纠纷。今年以来,婚姻登记中心调解356件。

建好妇联“小窗口”,将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引入妇联调解工作队伍,充分调动193名妇女代表、300名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303名“春雷安全员”等社会力量,有效预防家庭纠纷。法院缝合“缺口”,抚平婚姻裂痕。长汀县人民法院深化“家事审判合议庭”“家事纠纷调解室”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柔性推进家事审判,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截至目前,审结家事案件721件,调解328件、撤诉102件,调撤率59.64%。

共筑化解网 法治匠心止纷争

探索矛盾纠纷客家调解法,创新推出“客家调解三字经”工作法,建立客家风情调解室,巧妙将“严婆调”“投豆调”“山歌调”“祠堂调”“贤者调”等“家风家训”和“村规民约”融入基层法治治理中,引导双方当事人从客家文化中寻找解决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办法。如2024年3月,汀州司法所运用客家山歌文化成功化解陈某与丘某因长期异地而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心”圆“事心双解”。推行“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新模式,通过心理服务技巧与矛盾纠纷化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找心症、抓心药”,找到共同权益的平衡点,达到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事心双解”的目的,“将心比心”让矛盾化解更多“人情味”。如,2024年5月,四都司法所通过对尿毒症患者郑某及其丈夫谢某开展心理疏导,成功化解双方因医疗费用而产生的纠纷。“司”促“案结事了”。畅通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通县级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通过“接诉即办”快速响应,联动33个职能部门和18个分中心,24小时内办结回复,妇女诉求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