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丞相挥泪垂珠岭


巫庆明

1276年,元军兵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一些贪生怕死的官员纷纷脚底抹油一一溜之。此刻,文天祥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担负起拯救南宋王朝之重任。于是,率领南宋军民坚持抗元,转战江西等地。然,南宋天数已定,难以扭转乾坤。终因势孤力单,屡遭挫折,只好转移于汀州、龙岩、漳州、梅州一带,边战边撤,最后,退守广东崖山。

文天祥率大队人马从赣州出发,经长汀宣和(今属连城),见洋贝村烂寨地形地貌特征明显,以为是埋“窖”(窖,客家话,指金银财宝)的理想地方,遂决定把1000多斤铜钱埋在此处。画好地图,标明地点,相约日后回来挖取。事毕,沿河源溪直奔连城朋口。

到了街上,已过晌午,官军早已饥肠辘辘,幸得一农妇刚刚蒸好酒饭,正冒着热气,便买下一饭甑糙糯米饭果腹。是夜,一行官人住在朋口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北望,国破山河碎,元军紧追不舍,抗元事业,举步维艰。战事频仍,几经周折,辗转征途。此时,有人传来定娘、寿娘两个女儿偶感伤寒夭折。三个心爱的战将又相继罹难。家事国难,想起不禁悲从中来,垂泪如雨。盖因丞相曾经在此挥泪,后人怀念文丞相,就把这座山岭称为“垂珠岭”,山下小村庄成为“垂珠坝”。

翌晨,文天祥一行骑马、步行,路过朋口镇王城岭隘口,准备前往龙岩。此隘口,两山夹峙,中间一缝,陡峭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守住这里,就守住以下地带,拒元军于山外。当时,文天祥对部下说: “此处建个据点,可挡元军。”可惜,遗愿未遂。后来筑公路,初始,沿原山势拐一个小弯,扩大国道时,劈山,拓宽,取直。现在,地势不险也。

不久,文天祥到达龙岩,直奔漳州受阻,不得不折回广东梅州。官军拥赵昺为帝,文天祥率领余部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军大败,大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

文天祥独撑一面,与元军继续战斗,不幸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大都(今北京),威逼利诱,誓死不从,三年后从容就义。被囚期间,写出了许多气壮山河的不朽诗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视死如归、誓不降元的崇高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