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南


钟娴

认识乌镇源于一部纪录片,那水乡的灵动秀美,古色古香的韵味给我留下无尽的向往。今夏的一天,我寻得机会,奔向心驰神往的乌镇。

临河而建的水阁,是古镇的一大特色。水阁空架河流上,下用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擎托,上架横梁,搁上木板。有点像凤凰的吊脚楼。水阁三面有窗,从敞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到水乡人家的日常生活。窗外悬空的木架上摆放着三五盆花。窗旁的门外有石阶,有妇人蹲坐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洗刷。

水面开阔的财神湾,是供船只掉头、停泊的地方。最初被称为“转船湾”,后因其旁边有座财神堂,由此更名。财神湾旁边有座逢源双桥,据说走左侧升官,右侧发财。引得游客争相行走。

桥头、河边,茶馆随处可见。我们信步走进临河的茶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一壶清香袅袅的杭白菊,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风光。风乍起,河边的柳条宛若纤秀的少女舞蹈。不时听到咿咿呀呀的水磨腔从耳边传来。

出了茶馆,漫步在街巷之间,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古朴。小镇以岸为市,街铺林立。民居都大有年头了,充满了时光的味道。随着“吱呀”一声响,从斑驳的木门里趔趔趄趄地走出一个年老的阿婆,手里的蒲扇不停地摇动着。

沿着街面,我们参观了当地极负盛名的江南百床馆。馆内主要分三个展厅,厅内所展的皆为江南古床精品。每张床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上面精雕细琢着许多图案。尤其是雕花镂空图案,更是巧夺天工。这些图案被赋予许多美好寓意,或求平安、或求如意、或求多嗣......最令我叹为观止的是千工拔步床,此床由千余匠人用黄杨木历时三年方才雕成,设计巧妙,可谓精品中的精品。

施施然地穿街过巷。忽然,空气中飘来阵阵酒香。扑鼻的酒香把我们引至三白酒坊。好奇心使然,问当地居民何谓三白?答曰:白米、白面、白水制作。浅尝一口当地的三白酒,口感醇厚,余味悠长。

当我站在始创于宋代的染织作坊宏源泰染坊偌大的晒场里,看着纵横交错的晒布杆上径直垂落的各式蓝色印花布,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这些采用独一无二的草本彩烤工艺制作成的布匹,让人闻到了从前的气息。那是原野里泥土的芬芳。有身穿蓝色印花旗袍的姑娘从我们身边经过,举手投足间尽是优雅。

去看茅盾故居。坐北朝南的茅盾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江南一带常见的砖木结构民居。由茅盾曾祖父购置,是茅盾出生成长的地方。我们陆续参观了茅盾的卧室、书房、会客室等。历史的风猎猎吹过百余载,但书香人家的气质犹在。故居内有一小庭园,茅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亲植的南天竹如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棕榈亦散发着勃勃生机。

太阳西沉,天色渐渐被绚丽的灯光取代。我倚靠在石桥上,无论目光停驻在哪儿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古石桥上灯影绰约,水上水中灯光辉映。乌篷船缓缓从灯光与水色相互交融的河面上飘然而过,船桨轻摇,缓缓挑开明亮的波纹......

夜色中的乌镇,美得像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