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下的念想
■李海珍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
自从老父母也接上城一起生活,那个小河边种着板栗树,门前淌着清清溪水,屋后有梨园,留着我童年欢笑的小村落,已经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仿佛只有在梦里,那些回忆才显得真切。
上周末,舅妈从老家上城来看望我父母,说起老家的变化,一脸自豪,说别看咱村子小,新农村建设以后,现在农村处处像花园,美着呢!
我听了只是笑,老家那个小村子,太小了,原先的一百来户人家,已经陆陆续续搬走了一大半。虽说村长早就承诺过要带着大伙儿把小村改造一番,让村子回归山青水绿。可是那么小的村子,谁会真正去跟进建设结果呢?半年前我回去的时候,甚至有松鼠在后面梨园的树上旁若无人地跳跃攀爬呢!
母亲却怅怅的,说:真想回去看看。
看着母亲渐渐起了雾气的眼眸,我心里非常愧疚。自从九十高龄的老父亲腿脚不灵便,我有多久没有顾及父母对老家的念想。于是,周末,载上老母亲,咱回家看看。
小车刚到村口,母亲迫不及待摇下车窗,把头探出窗外,“路面宽了,可以过两辆车了!”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是的,水泥路面宽了不少,我这个开车的菜鸟再也不用担心交会车时的尴尬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翘起了嘴角。车子向前,过了石桥,一丛美人蕉后面,路边忽然多了一排木栈道,几个老人悠闲地在栈道上漫步。再往前,栈道尽头有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两三个孩子在亭子里玩游戏,依稀听得:“小皮球,上郊游,马兰开花二十一......”那不正是我童年玩过的游戏吗?我忍不住跟着念起来:“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孩子们叽叽呱呱笑成一团。
母亲说想下车走走。老家的房子也近在咫尺,我便停了车。极目四望,四周郁郁葱葱,山上松树不高,却一片翠色;山脚的一丛丛茂竹;溪边随风摇曳的花儿;稻田里绿油油的油菜......村子里到处寻得到我童年的痕迹,只是更干净整洁了。四周的房子都抹上了白灰,屋顶盖着琉璃瓦,河边还有一个小水车,水墨画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往老房子走去,路上恰好遇到了村长,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母亲眉飞色舞,声音也大了不少:“没想到真的做了栈道,真的砌了石桥,咱们村真的好看多了!”村长哈哈大笑起来:“那还能有假?承诺了大家的就要做到,再说了,现在村里参加志愿服务、热心公益的村民多了,咱们村以后还会建设得越来越好!将来,我还要带大家伙儿搞养殖、种大棚菜,发展经济。我说到做到!”我抬头看着房子后边的梨园,暮色里,梨树的枝干伸出墙外,像一只只热情的手。
晚霞渐渐沉下去,远山远树,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我们往舅妈家走去,说好了在她家吃晚饭。刚到她家门口,一大群番鸭扑扇着翅膀嘎嘎叫着一摇一摆地从溪边回来。舅妈打开后院的门,一边赶着鸭子一边数着。没一会儿,她大声喊我:“快来快来,帮我看一下我是不是数错了,怎么多出了两只?”我开玩笑:“老天都知道我母女俩回来了,送两只鸭子做盐酒鸭。”舅妈却急得满头大汗:“也不知道是谁家丢的鸭子,好邻好居的,不是我的我可不能要。”舅妈辗转问了好几家,终于物归原主。
回城的时候,车灯照在宽阔的水泥路面上,照着老家后院的梨园,那些梨树,枝干遒劲,有着别样的美。想着村长的“说到做到”,想着舅妈的“不是我的我可不能要”,我想:诚信的种子,会生根会发芽,小村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