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辛锐:革命伴侣 共赴国难


陈明,学名若星,字少微,1902年出生于龙岩县(现新罗区)东肖镇龙聚村官宝厝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考入龙岩福建省立第九中学。1921年,19岁的陈明在桐冈小学当教师,与邓子恢同事。受新思潮洗礼,他们两人与林仙亭、章笃奇等人,发起创建奇山书社。陈明在书社中“改造个人”,立定了“改造社会”的志向,并在《争回我们的自由之路》诗中写道:“不斗而生,不若斗而死,奋身伐贼,虽死犹荣。”1923年,陈明与邓子恢、章笃奇等人合议创办了《岩声》,公开发行。它以“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为宗旨,由邓子恢题写报名,陈明任主笔,传播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1925年秋,陈明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学习,在这里,陈明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陈明受党组织委派到广州,在北伐东路军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同年冬,北伐东路军占领福州,党派陈明主编《福建评论》和《国民日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明赶赴汉口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工作,同年7月,党中央指派陈明以中央党务特派员的身份与陈昭礼回闽南、闽北,恢复福建共产党的组织。1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在漳州主持召开了中共闽南、闽北特委及福建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陈明任书记。这是历史上福建省第一个中共省委领导机构。

1929年初受组织安排,陈明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深造。1931年冬,陈明从东方大学毕业回国,进入中央苏区,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瑞金红军大学教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在红军大学任教兼教导师训练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明任八路军随营学校政治委员。1939年冬,陈明任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长。自此到1941年底,他先后担任过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副校长、山东分局政府工作部部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省战工会,即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前身)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分局政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优秀理论工作者,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41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陈明与辛锐结成伴侣。辛锐生在1918年山东济南,是著名金融资本家辛葭舟的大女儿,她的绘画、书法、木刻艺术颇有功底,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才女,从小受到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影响,胸怀爱国大志。16岁时在济南曾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个人美术展览。1937年12月济南沦陷后,辛锐满怀民族仇恨,随父亲辗转数百里,来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先在党校学习,后在《大众日报》社工作,并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加强阵地宣传,中共山东分局在1941年3月8日成立了姊妹剧团,能歌善舞的辛锐任团长,就是在这个时候她与陈明结为连理。弥漫着战火硝烟的日子,使他们婚后忙于革命事业聚少离多。一天,陈明爬上一个小山坡兴致勃勃地拉着怀有身孕脸色微黄的辛锐说:“辛锐,等革命胜利了,咱们就回家乡龙岩,那里有橘子、枇杷,还有腌好的酸菜!”然而由于当时环境险恶,又怕影响战斗,辛锐吞下了药物,流掉了肚中的孩子。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结婚仅8个月就即将诀别。

1941年11月,日伪军5万余人在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我机关数以千人误入敌人“清剿”包围圈,在大青山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为掩护机关突围转移,陈明带领“战工会”同志与日寇激战,不幸双腿重伤。此时日寇包围上来,情况十分危急,陈明掏出手枪命令警卫员快跑!警卫员含泪突围,陈明镇静地举枪向日寇射击,击毙了3名日军后,用最后一颗子弹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英勇殉难,时年39岁。

陈明已离去而辛锐毫无所知。12月初,辛锐等人在猫头山也与敌遭遇,因寡不敌众不幸腹部中弹,辛锐被打掉了膝盖骨,经抢救包扎,抬到费县火红峪村的山东抗日纵队第二卫生所治疗。辛锐在山洞治伤时,嘱咐随身姐妹在山洞周围埋设地雷,又在洞口埋几捆手榴弹,把拉线引到洞里控制,以防敌人突然袭击。十几天后,辛锐伤口略有好转,但两腿已不能走路。17日清晨,日军向辛锐所隐蔽的卫生所驻地搜索发起攻击,辛锐背靠着大石头庄严地坐在地上,把手榴弹掖在胸前,用棉被裹着前胸,穷凶极恶的鬼子一发子弹击中了辛锐的胸膛。当敌人围上来用力拉开辛锐的被子时,一声巨响,手榴弹在鬼子中间炸开!辛锐时年23岁。

(龙岩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