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便民服务与百姓心贴心


蔡庆阳

前不久,笔者向龙岩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反映:城区某路段绿化带植被偏高,影响机动车驾驶员视线,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诉求提交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查看,及时移除该处灌木球,并修剪了该处绿篱,尽可能减少对行车视线的影响。从诉求提出到有关部门处理,仅三天时间就完成,笔者不禁为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点个赞。

近年来,各地相继开通了便民服务平台,一方面大大方便了群众咨询,使群众少跑冤枉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能通过便民服务平台,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可以说,便民服务平台不仅是听取民意的一种渠道,又是公众表达诉求的一个平台。只有让它“高效运转”,真正“接地气”,才能够下情上传,使公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但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却出现了便民服务平台“热线”变“冷线”、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得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大打折扣,既损害部门形象,拉大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又削弱政府公信力。因此,不能让便民服务平台成为摆设,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便民服务平台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首先要推进便民服务平台办事服务公开。要积极完善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制度,为工作开展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具体标准,提供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行为规范和硬性约束;借鉴推广“不见面审批”等典型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及时公开便民服务平台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公开便民服务平台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便捷。

其次要提升便民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加强平台管理,推动线下线上融合,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理顺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加强便民服务平台软硬件设施配备,优化力量配置,做好人员、设施、经费保障,结合群众办事需求灵活设立窗口,避免不同服务窗口“冷热不均”现象。此外,要建立完善便民服务平台激励约束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严肃纪律作风,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便民服务平台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一条连心桥,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积极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